ZAKER哈尔滨 2023-07-30
五常市:特色产业当抓手,培育乡村新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张杰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文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 五常大米 " 声名远扬,五常的百香果、蓝靛果、豇豆角、四叶参等特色产业也做得风生水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稻乡五常的乡村振兴建设在不断提速。

百香果落地冰城,35 栋大棚撑起致富梦

盛夏,走进位于兴盛乡兴盛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30 多栋连体大棚很壮观,里面种植的百香果,部分果实已有鸡蛋大小。" 百香果在咱们黑龙江本地种植还很稀奇,到 10 月就能采收了。" 基地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与身在云南的兴盛村百香果基地负责人汪泽明取得联系,汪泽明是土生土长的五常人,2008 年去云南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并在当地创业。如今,汪泽明掌控的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到 1600 亩,市场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哈尔滨市场销售的百香果,很多都来自他在云南的种植基地。谈及为什么在五常市种植百香果,他说,五常以大米闻名,每年水稻插秧后,当地的乡亲们通常在育秧大棚内种植大豆等作物,虽然实现了二次利用,但效益并不高,而种植百香果却能实现增收的目的。

去年水稻插秧过后,他把云南培育的百香果苗运到家乡尝试种植,秋天采收时,每棵秧苗上都结了数十个百香果 …… 今年春天,他在家乡建起了 35 栋连体大棚,全部种植了百香果,预计每亩纯收入在 6000 元以上。汪泽明介绍,哈尔滨的气候更适宜生产高品质百香果,百香果在五常种植成功后,将会带动更多乡亲参与种植,增收致富又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蓝腚果、朝天椒拓宽增收路

志广乡的蓝靛果已在五常当地打开了销路。志广乡拥政村的 " 七彩落叶采摘园 " 占地 20 亩,刚结束采摘季。" 今年卖得不错,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来采摘的人挺多。" 采摘园负责人邹志忠介绍,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19 年秋,他栽植了 20 亩地的蓝靛果。经过精心培育,去年起开始结果。蓝靛果皮薄、不便于运输,他通过发朋友圈等方式,吸引五常当地市民来采摘,市场正在逐渐扩大。

栽植蓝靛果不仅提高了个人收益,邹志忠也为本村乡亲拓宽了增收渠道。邹志忠介绍,从 2019 年栽植蓝靛果至今,他已为乡亲们支付了约 30 万元的劳务费,这些乡亲多是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大家不出村就能在采摘园赚钱。他还在谋划蓝靛果深加工事宜,这样,能为更多乡亲提供就业机会。

眼下,志广乡五星村的朝天椒也开始结果了,村党支部书记于元坤介绍,村里有 100 余栋育秧大棚,今年通过与外省的企业合作,在育秧大棚里种植了朝天椒,企业负责提供秧苗、回收,并出了保底价,让乡亲们心里更托底。现在朝天椒长势很好,丰收在望。

豇豆角、四叶参已成 " 一村一品 "

这段时间,八家子乡靠山村的乡亲们种植的豇豆、架豆、油豆等多个豆角品种进入采收季,全村豆角种植面积超过 500 亩。经乡村 " 经纪人 " 运作,部分豆角运往哈市主城区果蔬批发市场,部分运往沈阳、大连等地销售。靠山村党支部书记石畅介绍,靠山村的豇豆角、油豆角在市场上一直比较畅销,每亩地能收入五六千元,在家留守的老人也能靠种植豆角赚些零用钱。

杜家镇复兴村的四叶参种植也是当地一大特色,在带头人侯伟的带动下,四叶参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800 多亩,带动 120 多农户参与种植。从 2021 年起,侯伟建起了四叶参初加工厂,将四叶参去皮后销售,价格提升了,还为 10 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侯伟还准备将四叶参加工成酱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五常市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收到显著效果。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百香果 云南 哈尔滨 黑龙江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