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的重要举措。从源头分类到终端处理,垃圾经历了怎样的 " 旅行 " 呢?7 月 28 日,10 组现代快报小记者家庭跟着垃圾 " 趣 " 旅行,走进江心洲的小区、南京市龙潭街道垃圾分类数字化中心、栖霞区两网融合展示馆、餐厨垃圾末端处理厂、南京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地,了解生活垃圾 " 旅行 " 的全流程。
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这样转运处理
江心洲胜科星洲府澜庭小区内环境优美,看不到垃圾桶。原来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房建在地下车库,收集点可回收投口细化为纸盒、泡沫、木块、玻璃、塑料瓶、金属等回收筐,小区的厨余垃圾也是单独回收。小区管理人员介绍,这样大家 " 易看懂 ",从而 " 愿意分 ",也 " 分得清 ",大家都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至垃圾桶。
垃圾从小区运出后去了哪儿?如今,每个区都有可回收物处理中心。在南京市龙潭街道垃圾分类数字化中心,江苏易联项目负责人李清连先给小记者们出题," 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喝完的矿泉水瓶是什么垃圾呀?"" 是可回收垃圾!" 来自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的张栎冉回答道。李清连介绍,中心主要将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五大类可回收物以及大件垃圾进行分拣打包,运到相关企业进行再处理,让可回收物变废为宝。
那么可回收物经过处理后能变成什么呢?在栖霞区两网融合展示馆,小记者们找到了答案。回收的废纸在造纸厂内经过 " 层层磨炼 ",变成了新的纸张。塑料瓶可以变成化纤材料,代替棉花,作为被子、枕头的填充物,还能通过加工变成衣服的原材料。
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这部分垃圾怎么处理呢?在餐厨垃圾末端处理厂,小记者们见到了家庭中产生的厨余垃圾通过环保无害化处理后,产生沼气及生物柴油。
听着讲解,小记者们都若有所思,王益晗说:" 原来垃圾是这么的有用!" 他告诉记者,以前妈妈教他一起用鸡蛋壳、果皮做成有机肥,给植物增加养分,以后他会在家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 "
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则进入了南京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哇,好大的‘抓娃娃机’!" 隔着生活垃圾堆酵点的玻璃,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只见眼前巨大的抓手将生活垃圾不停地抓起又放下。
" 这是操作员在帮助垃圾中的水分更快蒸发。" 讲解员告诉大家,垃圾所含水分的量是影响燃烧的重要因素,入炉燃烧的垃圾水分含量越少,其所需要的热量就越少,用到的资源也会少。所以入炉前需在垃圾池中堆酵 5~7 天。通过堆酵,垃圾中所含部分水分以渗滤液形式渗出。垃圾最终焚烧发电,1 吨的生活垃圾可以产生 500 度的电。
据介绍,同样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只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 1/20 至 1/15。普通垃圾在卫生填理场中的分解时间通常需要 7 到 30 年,塑料、玻璃等无机化合物降解时间长达百年以上,而焚烧处理只要 2 小时左右。
跟着垃圾 " 趣 " 旅行了一天,小记者们都收获满满。南京市大光路小学朱恩朵的妈妈张女士说,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她在家里还特意准备了垃圾分类的小道具,在游戏中学会垃圾分类。" 参加现代快报小记者活动不仅增长知识,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还增强孩子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文明守纪意识,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孩子,非常棒!"
" 经过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垃圾处理不是简单的‘清理垃圾’,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参与,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王佳怡同学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尹翼星 / 文 王玉秋晨 / 摄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