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02
江苏出台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 " 四个走在前 "" 四个新 " 重大任务,需要广大干部敢为善为、奋发有为。8 月 2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 5 个方面,提出 20 条措施,进一步深化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体系。

提出 20 条措施,呈现四大特点

《若干措施》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激发担当作为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突出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改进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关心关爱干部的浓厚氛围 5 个方面,提出 20 条措施,进一步深化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体系。

《若干措施》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把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放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自觉以新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以学促干要求,恪尽职守、担当作为。二是强化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坚持着眼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系统考虑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方面因素,加强横向联动、纵向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四是注重务实管用。以落在实处、发挥实效为目的,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

提升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和能力,深化实施年轻干部培养 " 双百工程 "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坚持把激发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摆在首位,从激发使命担当、树牢正确政绩观、加强培养锻炼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比如,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经常性开展 "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 " 讨论,增强干部 " 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 " 的果敢担当。比如,将政绩观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在各级党校开设专门课程,融入日常调研、考察评价、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指导等工作,用好正反面典型,推动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求。比如,坚持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两手抓,深化实施年轻干部培养 " 双百工程 ",有计划选派有潜力的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围绕 " 四个走在前 "" 四个新 " 重大任务,分层分类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能力本领。

突出实干实绩实效,精准发现识别担当作为的干部

用好担当作为的干部,担当作为就会蔚然成风。《若干措施》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突出实干实绩实效,提出四个方面举措。首先,多途径把担当作为的干部发现出来。通过常态化了解、开展 " 无任用推荐 "、深入重大斗争一线考察等,精准发现识别担当作为的干部。其次,大胆把担当作为的干部用起来。对敢于担当负责、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创新突破、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打破隐性台阶、论资排辈,分领域提出大胆使用担当作为干部的具体情形。第三,切实把职级晋升激励作用发挥出来。推动各级每年拿出一定数量职级职数专门用于晋升激励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逐步提高县乡职级职数使用比例,积极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工作。第四,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进一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开展领导干部 " 担当指数 " 评价

2018 年起,江苏推行年度综合考核,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运用多种考核方式画出干部政绩 " 立体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 月初总书记来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为江苏指明了努力方向。围绕 " 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让考得好的用得好 ",《若干措施》提出一些举措。比如,针对 " 干多干少 " 难辨别的问题,实行干部实绩 " 清单化 " 考核。将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到个人,形成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多维度分析干部担当表现与单位考核结果关联,形成可观可感的实绩清单,作为干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此外,还明确了列入负面表现清单的相关情形。比如,针对 " 担不担当 " 难区分的问题,探索开展领导干部 " 担当指数 " 评价。省级选择部分单位先行先试,综合多方面情况对领导干部履职表现进行量化分析,正职在同层级干部中分类排序,副职在班子内排序,作为年度考核定等、选拔任用、提醒监督的重要参考。比如,针对 " 考人考事 " 难融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奖、干部嘉奖记功等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有效衔接,让担当的干部受褒奖。坚持 " 奖优 "" 罚劣 " 双向发力,对考核排名靠后的约谈提醒,不胜任的及时调整。

激励保护干部敢闯敢干敢为,推动容错纠错有效运行

据了解,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干部存在不敢担当、不敢作为的心理,有干部自身的原因,也有担当保护不够的原因。大家普遍反映,容错纠错、受处理处分干部重新使用、澄清正名等工作中,还有不少难点、堵点。干部在新征程上冲锋陷阵、承担风险,组织必须当好坚强后盾,为他们撑腰鼓劲。

为进一步完善担当作为的保护机制,《若干措施》提出五个方面举措:首先,深入实施容错纠错。落实好中央规定和省委办法,从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相关业务部门细化容错情形、建立组织部门牵头的定期会商机制、有效保护容错实施者、总结指导性案例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容错纠错有效运行。其次,建立风险报备机制。考虑到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中,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有顾虑,为此,提出建立风险报备机制,对预判可能存在相关风险的重大事项,市县乡党委经集体研究,可向上级党委提出容错备案申请,由上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同级党委决定,切实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敢为。第三,精准实施谈话函询。对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加强侧面了解,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分析,再确定是否进行谈话、函询,这样既体现警示提醒的纪律刚性,又体现组织信任关爱的温度。第四,正确对待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定期梳理分析受处理处分干部情况,加强跟踪引导和关心帮助。影响期满的,区分不同情况正确对待,对那些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担当实干、业绩突出、符合重新使用条件的干部,根据有关规定可以重新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使用或者提拔任用。第五,积极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不实举报问题对一些干部造成了不小的困扰,需要正视解决。《若干措施》明确了对受到诬告的干部根据需要及时予以澄清正名,对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大对基层干部关爱力度,奖励、待遇等向基层一线倾斜

各级组织部门是干部的 " 娘家人 ",真心关爱干部、真情关怀干部,是组织部门必须做好的工作。一是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把谈心谈话作为激励关爱干部的重要方式,推动各级 " 一把手 " 经常主动与班子成员、下一级主要负责同志谈心谈话,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与干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所思所想所难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加大对基层干部关爱力度。推动各地梳理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坚决纠正简单以 " 属地管理 " 名义把责任层层下移等问题。整合各类检查评比考核,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干事创业。奖励、待遇等向基层一线倾斜。完善易地交流任职、挂职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措施等。三是关心干部身心健康。常态化开展健康体检,分级建立干部健康档案。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和调适。做好疗休养工作,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苏宁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指导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