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3-08-03
在南京,李白的跨时空神仙友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观众看到了唐朝的群星闪耀,也看到了诗仙李白在长安强大的朋友圈——高适、杜甫、孟浩然、贺知章 ……

其实,远在南京,李白也有一位好友。只是这位好友,跨越了时空,李白与他之间演绎了一段神仙友情。

他是谁?在新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谢风流:乌衣巷口夕阳斜》中,该书著者、现代快报江苏文脉运营中心主编白雁给出了答案——李白跨时空的知音,就是为南京写下最美情诗的著名南朝山水诗人谢脁。

李谢 CP

一千多年前,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写尽了六朝沧桑。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今乌衣巷

遥想当年,王谢风流。

王,指琅琊王氏;谢,指陈郡谢氏。王谢合称,是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也是风流名士的代名词。

细数王谢的代表人物,你会说出王导、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道韫、谢灵运 …… 别忘记,还有谢朓。他的《入朝曲》你一定耳熟能详。

入朝曲

[ 南朝 ] 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朓的诗歌地位非常高。他被后世推为和陶渊明、谢灵运鼎立的六朝三大诗人之一。

魏晋以来,谢灵运第一次把山水诗大量引入诗歌,但他的诗歌还残留着玄言的尾巴。谢眺则以诗界先锋的姿态,勇敢抛弃了玄言的尾巴,让山水成为寄寓人的喜怒哀乐的审美对象,并以此为后来的唐诗大爆发奠基。

谢眺一生留下诗、赋、章、表等各类文章百余篇,其中有诗歌 152 首,这也被认为是他创作的精华所在。

金陵是他的家乡,在存世的 152 首诗歌中,有多篇以金陵为书写对象。《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便是谢脁的一首代表作。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南朝 ]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今日南京城西江景

" 澄江静如练 ",这句你是不是也在 " 诗仙 " 李白的诗里读到过?

没错。在谢朓离世之后的 250 年后,李白游历金陵,在金陵城西写下了一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 唐 ]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长忆的那位谢玄晖,就是谢朓。玄晖,是谢朓的字。

" 解道澄江净如练 ",李白把谢朓的诗句 " 澄江静如练 ",化用进自己的诗中,仅将 " 静 " 改为 " 净 "。以此致敬偶像。

诗中,李白描摹的是在南京孙楚酒楼看到的美景,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 " 澄江静如练 " 的空灵意境遥相呼应,二位诗人穿越时光达成心灵共契。

△ 赏心亭今貌。孙楚酒楼就在这一带

李白的深情还不止于此。

李白走遍了金陵的山山水水,比如凤凰台,留下那首著名的《登金陵凤凰台》。而谢朓足迹停留过的地方,都有李白吟诗的身影。

在金陵城新林浦,李白吟:"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眺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在金陵城板桥浦,李白吟:"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

在著名的三山,李白吟:" 三山怀谢眺,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 凤凰台遗址

在李白的诗歌中,一次次出现谢朓的名字。

" 我吟谢眺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在谢眺的诗歌里,李白仿佛看到两百多年前的六朝风雨;

" 谢公别离处,风景每生愁。"(《谢公亭》)——李白反复摩挲谢眺在和亲友别离时的心境;

"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眺望长安。"(《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李白还幻想着,假如能和谢眺一起去往长安城 ……

不止金陵,在谢朓曾担任太守的宣城,也有李白寻访的足迹。

在宣城谢眺楼上,李白酣畅淋漓赋就《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他的豪兴逸志营造最贴切的意象。诗中,李白亲昵地称呼谢眺为 " 小谢 "。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 唐 ]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难以想象,睥睨天下的李白,在谢眺面前,姿态变得很低。

明人张溥用一段话精妙地概括了李白与谢眺的关系:李青莲论诗,目无往古,惟于谢玄晖三四称服,泛月登楼,篇咏数见,至欲携之上华山,问青天。余读青莲五言诗,情文骏发,亦有似玄晖者,知其兴叹难再,诚心仪之,非临风空忆也。

清人王士禛则说得更直接: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 《江苏文库 · 精华编 · 藝苑卮言》收录了李白写南京的《登金陵凤凰台》等诗

谢脁其人

在 " 王谢风流 " 的六朝时期,谢脁自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谢脁出自陈郡谢氏,他的高祖父谢据,是谢安的二哥。谢脁的父亲谢纬,娶了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五个女儿长城公主。

△ 位于南京的王导谢安纪念馆

谢脁不仅是父母的独子,还是祖父的独孙,尽管有皇家血脉,但谢朓却命运多舛。

谢朓父亲谢纬的两个兄长因被卷入宋文帝时期的 " 范晔谋反案 " 问罪被杀,谢纬也被牵连,流放广州。

尽管谢脁出生在父亲流放回来之后,但 " 范晔谋反案 " 的阴霾一直都在,谢脁一出生面对的就是整个谢氏家族的衰败。

谢脁 5 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刘宋皇室内部血雨腥风的厮杀中,谢脁艰难地成长着。读书成为谢朓唯一的安慰和希望。

谢朓 16 岁那年,刘宋的末代皇帝刘准被迫禅位于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 南京六朝博物馆一角

随着谢家的衰败,谢朓仅能娶浔阳郡公王敬则的女儿为妻。王敬则是一介武夫,但他同时是朝中新贵。正因为有了老丈人的庇佑,谢朓的仕途走得还算顺利。

谢朓长居京城建康,经常与沈约、萧衍等八人出入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酬唱宴会,八人被称为 " 竟陵八友 "。

在 28 岁那年,谢朓入八皇子萧子隆幕下,跟随幕主赴荆州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就任。在赴任途中,谢朓受命创作了那首著名的《入朝曲》,写尽帝都的壮丽繁华。意气风发的他,盼望着再造家族荣耀。

然而,事与愿违。

在荆州,谢朓的确很耀眼。他以卓越的文才,受到萧子隆的赏识。但是嫉妒和谗言相伴而来。齐武帝萧赜收到秘奏后怀疑谢朓要把儿子萧子隆带坏,便勒令谢朓还都。

△ 《江苏文库 · 书目编 ·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常州卷》记载了萧子隆其人其事

谢朓只能躲避在老丈人的羽翼下,看着宫廷的争斗。齐武帝传于皇太孙萧昭业,西昌侯萧鸾发动政变,废杀两位皇帝后又自立为帝 ……

萧鸾看中了谢朓的文才,谢朓出任宣城太守便是在萧鸾当政期间。

但是萧鸾对谢朓老丈人王敬则作为南齐两朝开国元老的身份颇为忌惮。之后,面对王敬则的 " 谋反 ",谢朓站在了萧鸾的一边。

王敬则和他的五个儿子被处死,谢朓则加官进爵,任吏部郎。面对岳父的死,谢朓心存愧疚。但谢氏一门,被谋反诛杀者众多,他不想再重蹈覆辙,所以他别无选择。

不过,谢朓也为此付出代价,他的妻子王氏一心要为父报仇,成了他的噩梦。唐人的《玄怪录》中都记载着由谢朓与王氏这桩失败的政治婚姻附会出的传奇小说。

南齐皇室内部的斗争仍在持续,谢朓想置之度外谈何容易。在萧宝卷当上皇帝之后,谢朓再一次被卷入宫廷争斗。他依然是拒绝参与 " 谋反 " 的,但却被描摹成一个乱臣贼子,人言可畏 ……499 年 8 月,谢朓被诛杀,年仅 36 岁。谢朓是南齐残酷政治斗争的参与者、见证者、牺牲者。

数六朝人物,还看 " 王谢 "。1500 多年后,"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 的咏叹仍在绵延。

好书推荐

△ 《王谢风流:乌衣巷口夕阳斜》

白雁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凡 综合整理自《王谢风流:乌衣巷口夕阳斜》

摄 | 现代快报 + 记者 牛华新 苏蕊

相关标签

李白 南京 南京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