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4 日,为期 10 天的 2023 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绣培训班在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圆满结束。此次培训由贵州省文旅厅主办,贵阳市文旅局指导,贵州蝉之翼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对坐工坊)承办。
近年来,贵州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上,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教学体系、工作规范和管理方式,扩大了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提高了传统工艺设计制作水平,拓展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手段和方式,推动了一批示范性项目和探索性项目。同时将培训内容、成果同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紧密结合。
此次培训,有来自贵州贵阳周边乡镇、黔东南、黔南、铜仁、遵义等地的 30 余名非遗服饰研发人群以及有学习意愿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学员参与。他们在花溪苗绣国家级传承人王启萍,贵州黔东南岜沙苗族刺绣传人滚努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导师,省内非遗专家,市场营销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了苗绣文化、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苗绣纹样技法的学习与运用、新媒体运用、市场营销等课程。
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无声地述说着苗族的历史文化、迁徙传说。繁复、多样的绣法,绚丽的配色使得苗绣极具吸引力。此次培训将传承的力量聚焦在创新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学员的平均年龄 21 岁,老师们希望学员通过培训将技艺与研发能力带回家乡,传承好非遗苗绣,并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王启萍讲授花溪苗绣挑花文化
" 我走不通的路,走不到的路,希望他们年轻人一直走下。"73 岁的花溪苗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启萍在采访中说。为能让学员们最直观的看到苗绣的针法,王启萍与黔东南岜沙苗绣传人滚努拉在现场一针一线地教授学员们传统苗绣中的挑花、锁绣、打籽绣等多种技法。
曾在省级苗绣比赛中获奖的黔南地区非遗苗绣爱好者杨飞飞告诉记者:" 此次培训班不仅锻炼了技法,也丰富了自己平时在苗绣中图案的运用。"
△刘劲教授创新应用课程
" 这样的培训机会是很难得的,学员们在培训中学到更多技法。之后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也可以将这些技法用在产品开发当中。" 作为此次培训的授课老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导师刘劲教授表示,希望这样的培训能长期持续下去。
△苗绣传人滚努拉现场教授苗绣绣法
在十天课程中,学员们加深了对贵州苗绣技法的学习,深入地把握苗绣的文化内涵,同时学习了运用新媒体营销知识推广传统文化,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学习也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他们还创作了 40 余个手工苗绣包、手工苗绣镜子、香包等非遗文创产品。学员们表示,回到乡村后希望能为开辟苗绣传承的多元路径,创新发展苗绣产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花溪苗绣国家级传承人王启萍授课
△学员作品展示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