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8-09
【文化】初登《百家讲坛》后时隔17载, 王立群以57年功底给孩子重写史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推出新作《读史记,成大器》。该书 7 月份入选第 31 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 " 百种优秀童书 ",并在王芳、樊登、新东方、张萌、赵健等多个直播间受到读者追捧,上市仅半年已经销售 4 万套 24 万册。

这是自 2006 年王立群教授初登《百家讲坛》时隔 17 年后,他以 57 年学术功底,花费 3 年时间专门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

走出 " 海选 " 上讲坛,读《史记》家喻户晓

王立群 1945 年 3 月 14 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泰安。王立群从 1966 年就开始阅读《史记》,后来又在学校里教授《史记》。2006 年,王立群教授 " 海选 " 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史记》。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三大顶梁柱之一,被观众誉为 "《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 "。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王立群博览群书,专攻研究,却也 " 萌 " 句频出,时不时冒出些 " 时髦 " 词汇吸粉无数。他也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学者之一,如今年近八旬仍然活跃在大众视野,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持续散发着学者的魅力。他在新潮的 App 里做领读人,在今日头条上保持高频率更新。他的抖音、快手、微博、头条粉丝近 400 万。

" 祖籍山东,出生安徽,童年南京,移居开封。" 这是王立群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概括。

王立群在小学当过 7 年代课教师,后又在中学教了 7 年书。

1978 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即下了考研的决心,并就近报考开封师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顺利考上研究生,和后来登上《百家讲坛》一样,都是王立群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1982 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 24 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之后留校任教的王立群几十年如一日,枯坐书斋,读书、写书、教书。

记者采访:

1、您为什么给这套书起名为《读史记,成大器》?

王立群:大器是大的胸怀、大的度量、大的人生目标。《史记》写出来之后,司马迁就是最成功的一个人。司马迁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可是到今天我们还在念叨他,还在读他的作品,这是千古留名,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司马迁做到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 " 成大器 " 的例子。《史记》中写的很多人都是青史留名的,比如秦皇、汉武,秦始皇是帝制中国的开创者,汉武帝开疆拓土,他们在历史上虽然有功有过,但是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很不容易。一个人的最终结局是死亡,但人的死亡有两次,第一次是生理上离开这个世界,第二次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彻底忘掉你。如果人们没有忘记你,那是因为你留下了足迹。很多人物因为司马迁把他们记录下来,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学这些人、考这些人、读这些人。不是说死后的陵墓多大,生前的官位多高,那都没用,默默无闻的人太多了,当肉身死亡之后,那么剩下来的就是你的功业,对后世还有什么作用,如果这个也消失了,这个人就彻底死亡了,否则的话,你还活在后人心中,这就是 " 成大器 " 的含义。

2、《读史记,成大器》与市面上其他版本的给孩子看的《史记》有什么区别?

王立群:市面上流传的其他版本的《史记》,基本上就是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把《史记》的片段拿出来,直白地翻译一下,完全失去了《史记》的文学性;另一种模式是给孩子讲一些《史记》故事,这两种模式,其实会给孩子造成误导。《史记》本身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所以我在写这套书的时候,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用文学语言叙事,用文学语言总结和评价,二是其他版本的《史记》往往就用一个《史记》的版本就一部《史记》来讲,而我在写一个人物或故事的时候,把《史记》的相关篇章结合起来,甚至把《左传》《战国策》也结合在一块儿来写,这样整个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更高,《读史记,成大器》是当今市面上所有给孩子读的《史记》中,唯一一部语言最流畅的、最具有故事色彩的,而且把《史记》的不同篇章打通组合在一块儿的书,这是其他版本《史记》所不具备的。

3、请问,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读《史记》?

王立群:《史记》记录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历史,中国的 " 二十四史 " 是从《史记》开始的。《史记》从上古时代为起点,一直写到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是中华民族非常关键的一段历史。司马迁写的《史记》,弥补了这一时段的空白,所以后来我们讲中国历史,谁也绕不开司马迁的《史记》。这是我们中国人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必读的一部书。此外,《史记》是司马迁的私家著书,相对来说,皇室色彩没有那么重。《史记》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怎么来的,能告诉我们如何生活在当下,能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4、读《史记》,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什么帮助?

王立群:历史人物中,有的人物少年得志,有的人物大器晚成,还有的人物先成功后失败,也有的人物先失败后成功的。孩子看到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个人物的故事,肯定会磨砺他的人生,这些人物都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5、司马迁的《史记》是一本浩瀚巨著,有 130 篇文章,您从其中选取了 60 个精华故事写成了这套《读史记,成大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王立群:《史记》130 篇,写人物的 112 篇。只有十表、八书这 18 篇不是写人物的,里面只有少量的人物描写,关于人物的描写主要集中在本纪、世家、列传这部分。这些人物要全部都讲,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选择了 60 个人物,把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讲出来。考虑到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我尽可能地在语言上不给孩子们设置太多障碍,让孩子能读进去,看得懂,记得住,所以小学二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就能自己读了。

6、您遴选故事的标准是什么呢?

王立群:有这样几个标准,首先是选择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有名的那些历史人物,比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此外,考虑到是孩子们读,不容易理解《史记》的意思,需要给孩子们一个研读的视角、评价的视角。这个视角很重要,如果仅仅把《史记》的内容翻译一下给孩子们读,他们读完就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甚至可能会理解错误。所以,孩子在读《史记》的时候,是需要给孩子一套评判的价值体系,而我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最基本的解读方式,在每一篇故事的后面我都有写。

7、您为什么要把这套《读史记,成大器》分成 6 册呢?您是怎么考虑的?

王立群:这 6 册分别叫《上古春秋》《步入战国》《秦国崛起》《楚汉战争》《大汉奠基》《强汉盛世》,基本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来选篇,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历史人物是随着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逐渐出现的。

8、记者:您个人经历相当坎坷,出身对您的人生之路影响很大,能谈谈其中的感受吗?

王立群:我的两次升学都受到了出身的影响。小学升初中,辍学;高中考大学,辍学。恢复高考那年我 32 岁,超过规定的报考年龄 30 岁。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隐瞒真实年龄去考试,那时有人是这样做的;二是遵守规则放弃考试。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担心万一这个慌言被查出来,考上以后又遭到学校清退,多丢人呀!" 诚实 " 是我做人的底线。后来仅过了一年,政策就变得对我有利了,1978 年开始招研究生没有年龄限制,我复习了一年后于 1979 年考上了研究生,跳过了本科这个阶段,比那些早一年考上大学的人还节省了时间。

9、记者:《史记》之后,有比它更好的中国史书吗?

王立群:没有。因为后来的史书太像史书了,纯粹是官方的意志表达,没有个人的感情、爱憎、是非在里面。《史记》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充满了上述这些元素,其中很多名篇都可以放到文学院去讲,而后来的史书中几乎没有一篇能放到文学课本里去,就连从《汉书》里都找不出。

10、记者:《史记》记载的人物中,有您特别推崇的人物吗?

王立群:我读《史记》,很推崇的人物是项羽。所以我给学生讲课选《项羽本纪》。我在《百家讲坛》的第一个系列也是讲项羽。当初项羽是可以乘乌江亭长的小船逃走的,但想到跟随他的江东八千子弟兵无一生还,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他 " 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 ",拔剑自刎。项羽是一个有羞耻感、有荣辱心的人。他和刘邦在荥阳对峙时有一段对话,大意是因为咱们两个人争天下,打打杀杀,导致天下老百姓受害。为了不连累老百姓,咱们来个决斗——这话刘邦讲不出来。项羽不愿意为了成就自己的帝王之梦,让天下百姓流血牺牲。所以我在《史记》中欣赏佩服的就是项羽,他是有血性的。乌江自刎也是他有血性的体现。以 " 乌江 "" 乌江亭 " 为题的古典诗歌有几百首,但是,最能够看懂项羽的是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11、记者:《史记》中您最欣赏哪个人物?

王立群:司马迁是我比较欣赏的人物。虽然他没把自己写到《史记》中,但《史记》中每一句话都渗透着他的心血,我们能通过《史记》看到背后的太史公。

12、记者:刘邦是平民皇帝。中国的平民皇帝也是屈指可数的,您觉得他和其他的平民皇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像朱元璋。

王立群:刘邦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知名度,而且是很值得人们去揣摩、观察的皇帝。中国平民出身的皇帝不是太多,大部分的皇帝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他有一个凭借,就是说他的祖上或者父亲给他留下一笔遗产,他去继承。直接从平民身份经过几年(几十年)时间的奋斗,然后当上皇帝的人并不多。刘邦跟朱元璋不同的地方,第一,时间短,刘邦用了七年时间就统一天下、当上皇帝;第二,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他所采取的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也和朱元璋不同,他有很多创造。

编辑 / 周芝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