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烟雨埋弓剑,
石马无声蔓草寒。
——金瓶梅
一、
又到了正月,又是一年的新年。这一年将要发生好多事情,西门庆和李瓶儿的孩子官哥将要死亡,李瓶儿病将不治。我们如果倒退着看这一年,对西门庆这个家主来说,是极为不幸的一年。可是这一年的开端,却从极热闹中开始。
西门庆前后八位妻妾,总共诞下三个孩子。第一任妻子陈氏,生下一个姑娘西门大姐。西门大姐嫁给陈敬济为妻,后来受气自缢而亡。续娶吴月娘,西门庆倒头的时候,生下了遗腹子孝哥,十五岁出家,西门庆没见过孩子一面。只有和李瓶儿生的这个孩子,恰在西门庆由商人转型做公安局副局长的时候。西门庆后继有人,对这孩子寄予无限希望,希望他能光大门楣。这孩子也让西门庆对自己的人生变得格外乐观。
但是这孩子胆小,动辄就哭,受不得惊吓,似乎胆被父亲用完了。生这个孩子的时候,西门庆曾经在天地祖先位下满炉降香,告许一百二十分清醮,祈祷母子平安。如今,到了正月里,西门庆和吴月娘决定,在城外玉皇庙还愿,顺便给孩子搞个寄名。
这玉皇庙便是金瓶梅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之处。
到正月初八日,先使玳安儿送了一石白米、一担阡张、十斤官烛、五斤沉檀马牙香、十六匹生眼布做衬施,又送了一对京段、两坛南酒、四只鲜鹅、四只鲜鸡、一对豚蹄、一脚羊肉、十两银子,与官哥儿寄名之礼。西门庆预先发帖儿,请下吴大舅、花大舅、应伯爵、谢希大四位相陪。陈敬济骑头口,先到庙中替西门庆瞻拜。到初九日,西门庆也没往衙门中去,绝早冠带,骑大白马,仆从跟随,前呼后拥,竟出东门往玉皇庙来。
吴道观向西门庆表功:" 老爹敬神一点诚心,小道都从四更就起来,到坛讽诵诸品仙经,今日三朝九转玉枢法事,都是整做。又将官哥儿的生日八字,另具一文书,奏名于三宝面前,起名叫做吴应元。永保富贵遐昌。小道这里,又添了二十四分答谢天地,十二分庆赞上帝,二十四分荐亡,共列一百八十分醮款。"
吴道官大概是在表示,你花了一两银子的钱,我起了二两银子的大早,送上了一百两银子的祝福。
二、
本回虽然平淡,上半段是西门庆玉皇庙还愿寄名,下半段是吴月娘在家听讲佛经,佛家道家都光临了。可是本书展示的民间信仰,实在经不起深思。我们的民间宗教,原始而粗糙,人、鬼、神交错,没有一个能够认真对待。民间的信仰又充满人情世故,说到底无非吃喝,道士们一见钱来,便喜得屁滚尿流。西门庆气焰高涨,不但有应伯爵一干朋友相拥,还有李桂姐一干妓女随后送礼参与。当年曾经和李瓶儿分财产的花子虚的大哥,也以孩子大舅的名义,前来躬逢其盛。
总之,你看到的还是热闹,还是人情世故。
我们今天的读书人,通常能从汉书史记唐宋文章中读出人文传承,读出浩然之气。可是这东西只在少数人那里,只在书本里。一个人倘若如鲁迅那样回到故乡,实在看不到什么精神生活,见不到什么知识分子。我们看到的无非是世态炎凉,见到的无非酒色财气,无非是一堆围着物质权力流转的人类。
这个寄名还愿的程序似乎都认真复杂,西门庆的还愿文章里述及父祖,答天谢地,报国酬盟。可是我们知道这愿望虽然真诚,却都是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们回想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那些兄弟大多风流云散;我们再回想第十七回,陈敬济家里蒙祸,西门大姐和丈夫投奔父亲,西门庆关门闭户,在家里感叹女儿女婿不过是 " 两个孽障 "。我们不能怀疑西门庆对孩子的爱,可是这种爱又确实复杂沉重。
三、
西门庆给孩子取名官哥,寄望孩子能做官长命。可是道士偏偏给孩子取名吴应元,也许要说明这孩子和西门庆无有缘份。
西门庆在庙里还愿的这一天,恰是潘金莲的生日。吴应元求长命的日子,实在不该遇上索命的潘金莲生日。
潘金莲识字,取过红纸袋儿,扯出送来的经疏,看见上面西门庆底下同室人吴氏,旁边只有李瓶儿,再没别人,心中就有几分不忿,拿与众人瞧:" 你说贼三等儿九格的强人!你说他偏心不偏心?这上头只写着生孩子的,把俺们都是不在数的,都打到赘字号里去了。" 孟玉楼问道:" 可有大姐姐没有?" 金莲道:" 没有大姐姐倒好笑。" 月娘道:" 也罢了,有了一个,也就是一般。莫不你家有一队伍人,也都写上,惹的道士不笑话么?"
正说着,李瓶儿从前边抱了官哥儿来。孟玉楼道:" 拿过衣服来,等我替哥哥穿。" 李瓶儿抱着,孟玉楼替他戴上道髻儿,套上项牌和两道索,唬的那孩子只把眼儿闭着,半日不敢出气儿。玉楼把道衣替他穿上。吴月娘吩咐李瓶儿:" 你把这经疏,拿个阡张头儿,亲往后边佛堂中,自家烧了罢。" 那李瓶儿去了。玉楼抱弄孩子说道:" 穿着这衣服,就是个小道士儿。" 金莲接过来说道:" 什么小道士儿,倒好象个小太医儿!" 被月娘正色说了两句道:" 六姐,你这个什么话,孩儿们面上,快休恁的。"
潘金莲所谓的小太医,乃是说这个孩子像李瓶儿的第二个丈夫将竹山蒋太医。潘金莲口中含毒带刺,非得武松剖腹挖心才能除毒。
偏偏,初八日西门庆因打醮,不能用荤酒。晚上就没能为潘金莲祝寿,只能等到初九晚回家与她递酒。潘金莲来到大门站立倚望,不想等到日落时分,只陈敬济和玳安自己骑头口来家。潘金莲问:" 你爹来了?" 敬济道:" 爹怕来不成了,我来时,醮事还未了,才拜忏,怕不弄到起更!道士有个轻饶素放的,还要谢将吃酒。"
这不是西门庆有意的冷落,而是西门庆无意的遗忘。当然也不是遗忘,只是在西门庆的心中,潘金莲不再重要。
这没有西门庆祝福的生日,仇恨都将再次寄在李瓶儿和她的孩子身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