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鞠红梅 / 文 韩伟 / 摄 / 视频拍摄
" 好人咱得记住啊!" 连续几个昼夜山上露宿,一身泥土的吕宝臣看见记者先讲述起在山上被空投食物的感动," 逃到山上躲洪水,路被冲毁下不来了,手机也没信号,多亏了有人联系我们,这才有了吃的喝的。"
吕宝臣是五常市沙河子镇北沙河子村村民,这个村子距离小南岭山 3 公里。9 日下午,经过连续在山上露宿,终于来到五常市时代学校第二安置点。登记时,遇到了也刚从山上下来、满身灰土的邻居赵国文。他俩告诉记者,3 日晚雨下得特别大,住在低洼处的村民接到通知往高地转移," 水涨得太快,赶着走水赶着涨 ",只来得及抓了一点点干粮就上了小南岭山。开农用车、" 电驴子 "、汽车上山的村民排出四五公里。
" 这几宿就蹲山上路边睡的。多亏政府派直升机来给空投了食物,不然挺不过来。" 赵国文并不知道直升机是怎么来的,但吕宝臣这些天陆续听说了事情的经过 :" 村干部们一直在转移村民,一身泥水地昼夜忙碌,自己家人都顾不上了,最后才撤离,没办法分身去了解我们先期撤离人员的具体情况。多亏有个叫刘玉生的人,最先联系上了我们这些失联人员,并帮我们联系上了政府派来直升机,我们感谢党和政府,也感谢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热心人!"
9 日晚,记者辗转找到了刘玉生。他说,他也是北沙河子村人,这四五年把耕地出租后住到了五常市里,但经常跟村里的亲戚朋友联系。4 日,听说磨盘山水库要泄洪,就马上给村里朋友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他连续打给 10 多个人,全部联系不上。" 怎么失联了?他们在哪里?" 心急如焚的刘玉生打过数十个电话后,终于联系上一个叫曹金贵的村民,才得知 600 多人在山上没吃没喝。
" 我急坏了,得把这个情况反映上去啊!" 当时,北沙河子村村干部全部在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转移群众,他并不知道到哪里寻求救援最有效,只好 " 情急乱投医 " 地给 119、12345、蓝天救援队等所有想得到的地方打电话。所幸,所有接到求救电话的部门和个人都在积极想办法解救被困村民。屡次努力发现因道路冲毁,救援队也无法通过。刘玉生没有放弃,经过 4 个多小时的不断联系,他联系到五常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部立即跟市政府办协调了直升机,第一时间给被困村民投送了食物。
9 日,刘玉生见到了不少村子上的人。知道这个经过的人都在感谢他。刘玉生挺不好意思的 :" 亲历这次洪灾,要说感谢,特别感谢党和政府。我个人就是尽最大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大灾面前,谁都会尽己所能的!"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