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餐可乐要收包装费、奶茶配料分装收取包装费、烧烤烤串每一串都收包装费,勾选餐食口味也要收包装费 …… 在 " 按件收取包装费 " 的叠加效应之下,看似不起眼的外卖包装单价,累积起来甚至能占到一次外卖点餐费用的 1/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今年 5 月召开的 " 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 上指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外卖用户达 5.2 亿。在进行外卖点餐时,人们往往会忽略平均几元的外卖包装费。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消费者都在点外卖过程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外卖过度包装收费问题。有消费者称只是选了一个口味,包装费就增加 2.99 元。而红星新闻记者也在实际点餐中发现,一份 11.5 元的餐食,另外收取包装费 5 元。
打包餐盒没增加,打包费却增加了
多选口味也要多收打包费
" 一份麻辣香锅底料收了我 4.99 元,没想到选个口味还得再给 2.99 元的包装费。" 今年 7 月 25 日,正在北京读书的王同学在外卖平台下单了一份原总价 56.78 元的麻辣香锅外卖。使用优惠券后,总价降至 19.88 元。原本觉得自己 " 薅到羊毛 " 的王同学却在小票里意外发现,这份外卖中不仅收取了口味费,还同时收取了她口味费中隐藏的打包费。
▲王同学的外卖中,口味费额外收取 2.99 元包装费 受访者供图
王同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对外卖包装有偿使用非常理解,实际上该订单已经收取 1 元的包装费。令她感到不满的是这份外卖在口味费中额外夹杂了包装费:" 我认为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因为外卖已经收取我的包装费,口味需要什么额外包装呢?" 王同学表示,自己在意的并不是那 2.99 元额外支出,而是消费背后的不透明。
事发后,王同学积极联系外卖平台希望协商退款,但平台方以 " 无权干涉商家收取外卖包装费 " 为由拒绝了王同学的诉求。至今,王同学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回应解决。
这不是王同学一人的遭遇。红星新闻记者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 黑猫投诉 " 上分别以两大外卖平台包装收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看到,与 " 美团包装费 " 相关的投诉信息有 79 条;与 " 饿了么包装费 " 相关投诉信息有 137 条。
▲黑猫投诉中消费者关于外卖包装收费的投诉截图
同时,包括粉丝超 2000 万的抖音博主 B 太在内的多个博主,近期都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了自己遭遇外卖包装 " 刺客 " 的问题。一些博主和王女士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虽然多付出的外卖包装就几块钱,但这笔费用来得不明不白,本不该让消费者承担。"
除此之外,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诸如烧烤、麻辣烫等也同样是 " 包装不增加,包装费却增加 " 现象的 " 重灾区 "。多个店铺的烧烤打包费均按每串 0.3 元收取,即每多点 10 串就会额外增加 3 元包装费。而实际上,多数烧烤都只会打包在同一个食品包装袋或保温袋中,并不会单独包装。
记者线上点餐体验:
两个鸡蛋放一个口袋收两份打包费
红星新闻记者在实际点单体验中也发现,打包费重复收取,但包装并未增加的情况并不少见。
如记者在 " 曼玲粥店 " 下单食品就看到,下单一个老面馒头价格为 1.9 元,按照包装收费标准,每份馒头需额外收取 1 元打包费。随后记者下单 3 个馒头,总价为 5.7 元,额外支付馒头打包费 3 元。此外,一枚 2.9 元的茶叶蛋,也同样要按照每份 1 元收取打包费。记者购买 2 份茶叶蛋总价为 5.8 元,另还需支付 2 元打包费。换言之,购买以上食品的总价达到 16.5 元,其中食品价格为 11.5 元,打包费为 5 元,占比接近一半。
▲记者体验过程的点单情况截图
收餐后记者看到,其中 3 个馒头分装在 2 个餐盒中;而 2 枚茶叶蛋则装进了一个纸袋中。记者致电该餐厅,一工作人员表示,线上是自动收费,如果是在门店购买后打包带走,装茶叶蛋的纸袋子不会单独收费,食品能装在一个餐盒都尽量放一个,最终使用了多少个餐盒,就收取多少费用。
另一名自称该店铺负责人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店铺打包费收取标准系公司整体规定。对于出现每个食品都单独收取打包费,或未使用打包盒却多收打包费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后经协商,该店主退回记者 3.9 元的打包费。
此外,在一家 " 蓉城冒菜 " 记者下单一份冒菜和米饭的打包费为 2 元,但如果需要在冒菜中额外增加其他菜品,每增加一份菜品,就需额外支付每份 0.3 元的打包费。记者询问该店家了解到,所有增加的菜品并不会单独进行包装,而是一起加入到订单中的冒菜里,最后送到顾客手中的餐盒也仅有一个。
该店铺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如果是现场购买打包带走,每个餐盒只需支付 1 元打包费。至于平台上为何单独加菜要额外增加打包费,该店主表示不清楚。
消费者质疑:
咖啡门店不收打包费,为何线上下单要收?
相比于食品需要额外承担打包盒费用,令更多消费者不满的是诸如奶茶、咖啡等饮品在线上点单,也要额外收取 1~2 元不等的打包费。
" 顾客线下在门店吃饭,要打包带走需要支付打包盒的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点一杯咖啡,同样的纸杯,同样的吸管和包装袋,门店带走不收费,线上点单怎么就要收费呢?" 湖北消费者冯女士向红星新闻记者抱怨饮品打包费收取的不合理现象,她认为商家这样操作有失公允。
冯女士常常在外卖平台下单各类饮品:" 以为线上下单有更多优惠,但后来才注意到,每次都需要额外支付 1 元钱左右的打包费。而实际收到饮品的包装,和自己在线下门店购买打包带走的包装并无二致。"
" 我一般一天要点两杯饮品,平均一天就要多给至少 2 元打包费。如果额外再点比如奶茶中的配料,往往还需要再支付几块钱包装费。" 冯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按每天 3 块钱打包费计算,一个月她额外支付的打包费基本在 50 元以上。
就此,红星新闻记者也在线上饮品点单过程中看到,几乎所有饮品每份都要收取 1~2 元不等的包装费。如需额外增加配料,还需再支付包装费。
以蜜雪冰城为例,一杯美式咖啡价格线上线下均为 5 元,但线上点单需额外支付每杯 1 元的打包费。而如果点奶茶等饮品并需要额外增加椰果、珍珠等配料,则每一份配料都还需要额外支付 0.5 元的打包费。而如果是在门店下单,这些配料则可以直接放入饮品中,无需额外支付打包费用。
对于配料分装加收包装费的现象,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大部分饮品在下单 " 小料 " 时均默认分装,仅有茶百道、喜茶、霸王茶姬等部分品牌可为消费者提供小料分装与否的自主选择,如果选择不分装则无需再支付打包费。
▲许多奶茶店无法对小料分装与否进行自主选择
平台客服称无权干涉商家收打包费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制定外卖包装收取规则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今年 7 月江苏扬州市消费者协会发布 " 外卖平台消费调查结果 " 显示,饿了么、美团两家外卖平台均未对包装费进行相关规范。其中一大不规范现象,即消费者购买可乐后直接配送并未对可乐进行包装,却收取了相关包装费。且在在调查的店铺中,打包费普遍在 1~5 元之间。
红星新闻记者就外卖实际体验和消费者反馈的问题,询问线上平台客服人员。其中,美团线上客服告诉记者:" 未使用相应包装盒但收取了额外费用,属于违规行为。" 该客服人员解释称,美团平台上商家收取的打包费,是根据打包用品的成本价,依据订单数量进行收取,但平台无权干涉打包费具体的收费情况。
至于此类现象如何规避,该客服人员回应称,打包费系商家自行收取,平台无权直接干涉:" 如果消费者遇到打包费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和商家协商解决。若商家不予解决,可向平台反馈,平台核实情况后会对商家进行处罚甚至做出店铺下架处理。"
这名客服人员同时表示,平台方面也一直在积极治理商家的不合理行为,并且在商户经营服务规范中也明确提醒,积极引导商户规范、合理设置打包费。
饿了么平台近期也就相关话题作出公开回应:平台提倡商家适度、合理使用餐具包装,并对商家包装费设定收费上限,确保商家自主设置的包装费用符合基本的包装成本标准。根据要求,商家必须在下单结算页面清晰展示打包费用明细,严禁任何形式的强制收费。
" 餐饮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餐饮外卖引发的包装价格纠纷,商家应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明码标价,通过透明、公开、理性、有效的竞争方式来解决。" 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袁小然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协会也曾多次接到消费者关于餐饮外卖包装过度收费、消费不透明的投诉举报,但协会并非执法单位,更多的作用在于帮助沟通平台和商家,尽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 当然,我们也呼吁外卖订单包装作为一次性辅助物,除了安全卫生外,还应明码标价,价格合理。" 袁小然说。
实际上,在今年 6 月 7 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对外公布了 " 外卖包装收费专题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造成了 3 个痛点——外卖包装收费贵、商户按件收取包装费、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包装费不同价。
上海市消保委分析指出,产生以上 3 个痛点问题的原因在于,关于外卖包装目前只有收费理由,没有收费的详细规则。上海市消保委呼吁,无论通过立法立规还是平台发布指引等方式,都应制定更细化的外卖包装收取规则,将外卖包装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单价、不同品类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装费的收取规则等关键内容予以规范。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