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08-13
【迎战洪水】“放心,家里有我”,村民共守家园诠释“东北老乡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大星 / 文 / 视频拍摄并制作 刘洋 / 摄

最浓是乡情,对于在外务工的依兰县晨光村人来说,现在有一种牵挂叫 " 风雨共担 "。4 日到现在,晨光村人一直在守卫护村大堤,大家心齐到争抢着付出,连干不动重活的大娘,也要来给孩子们送饭 …… 赶不回来的乡亲,在为家乡父老牵肠挂肚;守堤乡亲回答 " 放心,家里有我 "。

8 月 4 日,水上来了,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微信群里发出通知 " 按预案上坝抢险 "。就这一嗓子,牵动了全村所有人的心。

" 来,再来一袋,准备好,一二三推,扽好别让水‘片’走了!"12 日,记者在牡丹江堤坝晨光村北屯段看到,村民王安军正领着数十名村民加固约 200 米长的堤坝,这位被人唤作 " 大昌子 " 的 57 岁汉子,参加过 1991 年、1998 年和 2020 年抗洪抢险,是村里抗洪抢险经验最丰富的人,只要涨水了,在大坝上准能看到他的身影。记者在大坝上见到 " 大昌子 " 时,他因为连续几天用铁丝穿袋子垒坝,双手所有手指都已红肿,指尖磨出血后结了痂、起了倒刺,他身后参加抢险的村民,不分男女共同奋战,最长者已经 70 多岁了。

王安军

" 都出力,都可卖力气了 …… 像我们这样有点胆量、会水的能不带头出力吗?再说,在岸上的也都出力,装袋子也都受累,那是二三百方土(立方米)、一万来个袋子,什么少哇 ……" 王安军说,8 月 8 日是汛情最严重的一天,村里微信群一响,全村在家的 200 多人全上了大坝,同时也惊动了远在外乡打工的 " 晨光人 "。

" 我们屯有个群,因为通知抢险人员上,我们必须在群里通知,在外打工的人就这么知道了。大家回不来,就纷纷开始给村里捐钱,说我们在一线辛苦了。" 王安方说。他是屯里的治保主任,也是王安军的弟弟。这位东北汉子已经在坝上坚守了 5 天,干活不含糊,白天装袋、垒坝,晚上巡堤 …… 但说起在外务工人的嘱托时,他却湿了眼眶:" 已经有五六十位乡亲给村捐了一万多元,说看我们太辛苦,让我们买点吃喝补一补 ……" 他说,就冲老乡们这句暖心话,再累也值了!

王安方

" 村里把收到的捐款全都买了给养,每天发给在坝上的一线抢险队员,我们村党支部做好后勤工作,带领村民们一起守护家园,让在家的和出门在外的‘晨光人’放心!" 依兰县晨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任告诉记者,汛情发生后,该村就将年龄较大、腿脚不便的老人还有孩子送往依兰县城内安置,大概转移安置了 350 余人,剩下 200 多名党员和村民全都参加到了抗洪抢险。村里抗洪的消息牵动了在外打工人的心,不论天南海北,大家都在跟村里联系,想要出份力。村党支部已转告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替他们守护好家园和家人。"

" 虽然我在外打工也挣得不多,但我也是‘晨光人’,家里有难我义不容辞,过年我回去请‘大昌子’他们哥俩吃饭。" 正在北京打工的晨光村村民孟凡刚给村里捐了钱并留言说,他 3 年没回家了,但家乡的点滴都让他牵肠挂肚," 家里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微信 刘洋 捐款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