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8 月 13 日文章,原题:" 非洲首位华人酋长 ",他以及其他像他这样的人是否拥有真正的影响力?
胡介国资料图
50 岁时前英语教师胡介国搬到尼日利亚,并建造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中式酒店,当时东亚面孔在那里并不常见。如今 70 多岁的胡居住在拉各斯,受到由政府出资的持枪警卫保护。此类保护来自他 2001 年被授予酋长头衔,对一个非非洲人来说,这是罕见的荣誉。
胡曾在内地媒体谈论他作为 " 非洲首位华人酋长 " 的生活。在此职位上,他为当地政府提供涉华事务建议并帮助在尼遇到问题的中国公民。1998 年以来,胡一直在帮助中企在尼投资。他与各省市合作组织举办商品交易会并在尼开设工业园,从而吸引中国企业。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一直引人注目,中企大举投资当地。截至 2012 年底,生活在非洲的中国人超过 100 万。北大非洲研究助理教授许亮表示,至少有 22 名中国人在胡之后获得这个头衔,其中大约一半是中国国企的工作人员,其余来自民营企业。" 授予中国人酋长头衔可能是一种趋势,但这不仅是因为更多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且影响力增长," 许说," 要知道,西非国家正处于转型中,他们更愿意吸引那些能帮助发展的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
许估计仅在尼日利亚就有数百名外国酋长,中国人仅占其中一小部分。他将胡介国划分为 " 社区领袖酋长 " ——那些从事贸易、服务和制造业的民企商人,他们大都是因为在中国人中的影响力而被授予酋长头衔。他们有别于那些身为中国国企工作人员的 " 基础设施酋长 "。中国两家建筑企业的几名当地负责人都被授予酋长的头衔。
与胡介国不同,大多数华人酋长并不很活跃。对华人酋长来说,参与地方事务并非易事。许多人提到语言障碍和对当地文化了解不够,还有他们因自身工作太忙而无暇他顾。
尽管对外国酋长持警惕态度,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大多数西非国家都见证了这种现象卷土重来。许表示,当外国人获得酋长头衔时很容易引发一些担忧。在尼日利亚,外国酋长受到欢迎,尽管其头衔往往意味着荣誉而非权力。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