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16
南京燕子矶新城配套再升级,新增住宅用地、打造交通综合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燕子矶新城正在打造南京北部新城区。8 月 16 日,燕子矶新城 4 个地块最新规划公示,征询公众意见。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燕子矶新城将增加住宅用地,规划学校,建设铁路沿线公园、古渡绿廊等,同时结合地铁站点打造公共交通综合体,配套将进一步升级。

水吉路附近拟建 33 班初中

为加快片区开发建设,保障配套需求,《南京燕子矶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MCb020-24、27 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方案正在公示。拟修改地块紧邻水吉路,西至幕府山,东至泰山路,南至金陵科技学院,总用地面积约 9.88 公顷。

地块具体位于水吉路南北两侧,其中南侧地块现状为南京博润城市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燕子矶派出所特勤中队、金陵科技学院和村庄等。北侧地块现状为吉祥村。

具体来说,结合现状优化沿山路线型,在 24-02、03、05 地块间新增一条 L 形规划支路,连接水吉路和泰山路,道路红线宽度 16 米;将 24-01 地块的用地性质由防护绿地调整为公建预留用地;结合土地权属和现状围墙线,优化 24-03 地块二类居住用地边界,容积率由 ≤1.3 调整为 ≤1.7,建筑高度由 ≤24 米调整为 ≤35 米。

此外,结合道路调整优化 24-02、05、23 地块用地边界,新增一处郊野绿地;27-11 地块初中用地容积率由 ≤1.3 调整为 ≤1.5,规划建设初中班级数由 30 班调整为 33 班。

顾家村地块打造铁路沿线公园、古渡绿廊

为推动笆斗山顾家村地块的城市更新,《南京燕子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MCb020-03 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及城市设计也在征询意见。

MCb020-03 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位于栖霞区西部,燕子矶新城东北侧,北临长江,南至太新路,西至庐山路,东至绕城公路,总面积约 124.28 公顷。城市设计范围南侧顾家村地块,北临笆斗山公园,西至庐山路,东至太新路,规划设计范围面积约 4.22 公顷。现状用地以笆斗山公园、二桥公园、物流等为主。城市设计范围内现状用地以空地为主。

按照规划,该区域以铁路线、古渡廊道等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融合生态、办公与文化功能,构建与燕子矶新城互补、服务燕子矶片区的 " 都市聚落、双线公园 "。

规划形成 " 一环双线多片区 " 的空间结构。" 一环 " 为结合地形设置,联系地块东、西两个片区的交通环线;" 双线 " 为铁路沿线公园与古渡绿廊;" 多片区 " 为依托地形,融合多元功能形成的台地公园社区、文化公园聚落、山地文化社区及古渡红色文化片区。

在交通组织上,东、西两片区分别沿太新路、庐山路设置车行出入口,布局多层次、与笆斗山等周边区域连通的慢行交通体系。

结合顾家村地块城市设计方案及现状铁路线退让距离、轨道交通保护线等限制要素,在 03-21 地块综合公园南侧划分出两处用地,用地性质均为商办混合用地,用地面积分别为 1.49 公顷、1.64 公顷,容积率 ≤0.4,建筑密度 ≤40%,建筑高度 ≤15 米,绿地率 ≥20%。结合现状优化 03-20 地块旅馆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由 6.57 公顷调整为 3.44 公顷。

燕城大道两侧拟增加住宅用地

为加快完善燕子矶新城南门户形象,《南京燕子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MCb020-18、20 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及城市设计也出炉了,拟修改地块东至燕栖路、西至怡宁路,南至寅春西路,北至神农路,拟修改地块面积约 18.48 公顷。具体来说,地块位于燕城大道两侧,东侧现状为南京化纤新村小学、化纤新村和万鑫嘉苑小区,西侧现状为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质量检测中心和空地。

按照规划,沿燕城大道由地铁口向北至明外郭百里风光带,建筑体量由大体量向小体量过渡;建筑高度沿燕城大道由南向北降低,塑造富有韵律、逐级递减的城市天际线。交通组织上,机动车出入口沿城市支路分布,地块内部采用人车分流的组织方式,沿燕城大道打造连续的慢行空间,地铁出入口作为主要人流方向。

具体来说,MCb020-18 规划图则中,将原 18-02 地块商住混合用地切分为两个地块,其中 : 南侧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商办混合用地,容积率 ≤4.0、建筑高度 ≤100 米;北侧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 ≤2.5,建筑高度 ≤80 米。

18-03 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住混合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由 ≤3.0 调整为 ≤2.5,建筑密度由 ≤35% 调整为 ≤25%,建筑高度由 ≤100 米调整为 ≤80 米,绿地率由 ≥35% 调整为 ≥30%。

MCb020-20 规划图则中,20-06 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住混合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由 ≤3.2 调整为 ≤2.5,建筑高度由 ≤100 米调整为 ≤80 米。

将原 20-08 地块商办混合用地切分为两个地块,其中 : 南侧地块用地性质为商办混合用地,容积率 ≤4.0,建筑高度 ≤100 米,建筑密度 ≤50%,绿地率 ≥30%: 北侧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 ≤2.5,建筑密度 ≤35%,建筑高度 ≤80 米,绿地率 >30%。

和燕路附近结合地铁站拟打造综合体

此外,《南京燕子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MCb020-21 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及城市设计也同步公示,拟修改地块北至神农路,东至燕园路,西至和燕路,南至栖霞大道,面积约 9.29 公顷。地块内南部为停产的邮政印刷厂,其余均为空地,内部场地平整。

通过对用地功能、公共空间及交通组织等内容的规划与整合,建设一个复合化、开放式、具有中心感的 " 片区复合活力中心 ",形成链接社区生活的综合性公共及商务服务中心。

按照规划,梳理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建筑与景观一体化,激活片区社区活力,形成符合燕子矶新城定位的区域商务及公共新形象。

交通组织上,打造集办公、商务、居住、生态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 TOD ( 以 " 公共交通为导向 " 的开发模式 ) 综合体,着力打造换乘高效、便民惠民的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

具体来说,将 21-10 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住混合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由 ≤3.0 调整为 ≤2.4,建筑密度由 ≤30% 调整为 ≤25%。

将原 21-02、03、04 地块合并,合并后在地块中间新增一条南北向规划支路,道路红线宽度 12 米;新增规划支路西侧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办混合用地,容积率 ≤4.5,建筑密度 ≤55%,建筑高度 ≤100 米,绿地率 ≥15%,复合建设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21540 平方米的居住社区中心和不少于 200 辆机动车、300 辆非机动车的社会停车场。

同时,新增规划支路东侧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 , 容积率 ≤2.6, 建筑密度 ≤25%,建筑高度 ≤80 米,绿地率 ≥30%。

现代快报 + 记者 赵丹丹

(图片来自南京市规划资源局网站)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邵倩倩)

相关标签

燕子矶 南京 初中 新城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