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吉林八月天。
入秋的松原查干湖水清鱼肥,当成群的水鸟掠过湖面点起圈圈涟漪时,向南近 300 公里的四平西湖湿地草木葱茏,几只白鹭正在优雅觅食;
在布尔哈通河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穿城而过,润泽生息时,水草丰茂的长春汽开区富民湿地公园迎来市民拍照游玩 ……
众多画面聚合在一起,一幅幅水清岸绿、风景如画、人文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这是吉林 5 年来交出的水生态答卷。
" 纳污沟 " 新凯河的生态蝶变
清理杂草、捡拾垃圾 …… 每天,年近六旬的环卫工人昌景文和工友都会早早地来到长春汽开区富民湿地公园开始一天的保洁工作。
" 工作虽然累点,但是天天看这里的美景,心情非常好!" 昌景文家住在附近的泡子沿村,他见证了流经这里的新凯河由污染到水清河畅的发展过程," 几年前的新凯河里脏乱差,垃圾多,水发臭。如今这里河水变清,里面的鱼也增多了,还有许多水鸟飞来了!"
长春市民在富民湿地公园游玩拍照
" 景色优美,就是一个大花园,连野生水鸟都非常‘认可’这里了,说明生态治理得非常好。" 正在这里游玩的长春市民刘昱看着远处的白鹭笑着说。
新凯河是长春西部区域重点滨水生态廊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新凯河曾一度成为城市的 " 纳污沟 "。在 " 十四五 " 之前,水质持续为劣 V 类,也是吉林省唯一受人为污染导致的劣 V 类断面。
" 新凯河水体污染的历史成因复杂,国考断面上游沿线分布 10 座污水处理厂,每天约 60 万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该河流。再加上生态基流不足、水体自净能力不够以及沿岸大小污染源众多等原因,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肖尊东说。
对此,长春市紧紧牵住流域污染防治的牛鼻子,多措并举,持续开展 " 查、测、溯、治、督 " 等行动。" 结合新凯河治污工程建设,新建了一批像富民湿地一样的湿地公园,让广大群众有了更多的环境获得感。"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斌说,围绕新凯河治理实施了 44 项治污工程,投资达到了 31.7 亿元。
2022 年,新凯河断面历史首次消除劣 V 类。2023 年至今,长春市 16 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水质已跃升至四类,实现 " 两连跳 ",水生态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新凯河的生态蝶变只是吉林省水生态治理的一个真实写照。
" 一张蓝图绘到底 " 的治水格局
"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 是吉林的决心。
2018 年,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 " 保目标、抓问题、强措施、求实效 "12 字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法,利用五年时间打一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张 " 水蓝图 " 绘到底,规划当先行。把解决 " 点 " 上的问题上升为完善 " 面 " 上的制度,为水治理立起了 " 规矩 "。
治理后的布尔哈通河犹如一条美丽的 " 玉带 "。赵哲学摄
2020 年,吉林省出台《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青山常在、蓝天常驻、绿水常清提供可靠保障。
5 年来,《" 十四五 "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吉林省重点流域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吉林省水环境区域补偿实施办法》《关于深入推进辽河流域治理工作的意见》等几十部省市级地方性法规及指导性文件接连印发,全省水生态监督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基本形成,全力推动 "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
" 我们严格实行第一时间掌握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采取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处罚问责等‘四个第一时间’水质管控机制,全力推进水质稳中向好改善。" 肖尊东说,仅 2022 年,吉林省在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共实施会商、通报、督办、预警等各类措施 20 次,加密监测样本 456 个,研判分析数据 1828 组,有效压实各方责任。
" 这 5 年,我省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绿色底色不断厚重,美丽气质愈加彰显,是我省水生态治理工作发展最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最快的 5 年。"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态吉林铺展幸福底色
治一渠活水,成一处风景,惠一片民生。
在吉林省的东南部,俯瞰延边州首府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犹如一条美丽的 " 玉带 " 蜿蜒而过。经过多年的努力,布尔哈通河延吉市国考断面水质考核,水环境质量逐年提升,连续达到Ⅲ类标准。
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孙东升表示,近年来,延边州坚决打好水系攻坚深化战、水质巩固提升战,州县两级分别建立了 " 河湖长 + 河湖警长 + 检察长 + 法院院长 " 协作机制,开启了 " 四长 " 共治新模式,一批历史遗留的河湖顽疾得到了有效根治。
" 在蓝天白云间,欣赏一河碧水两岸秀。我是看着东辽河水一点点变好的!" 东辽河四平双辽市东明镇庆祥村段的河长吴晓彪边巡河边说。
东辽河在吉林省境内河长 321 公里,受多种原因影响,河水受到严重污染。近年来,吉林省全面开展东辽河水域水生态修复,强力实施水资源保护,共在辽河流域系统谋划实施 4 大类 195 个项目,总投资 189.9 亿元。
四平西湖湿地公园水清草茂
"2022 年,辽河流域水质全面改善,12 个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断面占比 83.3%;2023 年 1 月至 6 月,这一比例提升至 91.7%,成功脱掉了几十年来重污染的帽子。" 肖尊东说。
查干湖犹如一块碧蓝的宝石镶嵌在吉林大地上。为了加大查干湖污染防治力度,吉林省建设了马营泡面源污染拦截整治工程、大安灌区退水治理应急工程、查干湖污水处理工程等重大治污和生态工程,启动实施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分类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岸线治理和管理保护等措施。" 现在的查干湖已成功变身‘鱼米之乡’了。" 松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金凡说。
松原查干湖美景如画。陈大利摄
5 年来,吉林省统筹实施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 " 三水共治 ",持续推进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各类入河排污口 5817 个、河湖岸线 5922 公里;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能力建设,75 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具备一级 A 处理能力,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基本实现了长治久清。
水生态治理是最大的民生福祉,直接影响吉林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吉林省正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5 年来,我省水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水体比例由 71.7% 提升至现在的 81.7%;国考断面劣Ⅴ类水体比例由 15.3% 降至 1.8%,剔除自然本底影响,实现了劣Ⅴ类水体全面清零。"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蔡宝峰说。
来源:新华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