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 日出伏,南京暑热未消。去年夏天," 雪糕刺客 " 一度冲上热搜引发关注和热议,今年冷饮市场行情如何?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冷饮批发店和零售商超发现,零售、批发冷饮店都明码标价,不少冷饮店店员都表示,今年夏天雪糕的总体销量确实不如去年,店里或是提早促销希望能尽可能消化库存、或是提前开始撤柜,连以往备受关注的 " 雪糕刺客 " 也在悄悄降价。现象背后,或是天气、市场多元化、消费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旺季不旺,冷饮店遇 " 冷 "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位于位于太平南路的一家冷饮批发店,店内摆放着 10 多台冰柜,各色冷饮应有尽有。这家店已经开了三年,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店铺。谈起今年的行情,老板倪女士说和往年相比有下降,整个行业生意都同比下滑。
△小朋友挑选雪糕
" 小店一般从 3 月到 9 月卖冷饮,其他卖栗子。往年 5 月份开始雪糕销量就不错,今年只有六七月相对好一点。" 倪女士告诉记者,店铺冷饮种类众多,有的时候有上千种冷饮,外卖的销量也比较好,最多的时候店里摆了将近 20 个冰柜 " 快到 8 月底了,已经正在进行撤柜。9 月份以后就准备卖炒货了,可能只会留一两个柜子。"
雪米乐风味冰包、马迭尔冰棍、传统工艺大赤豆 …… 在南京仁寿里的小巷里,一家仅有 30 多平方米的小店里摆放着近 20 台冰柜。几百种冷饮产品琳琅满目,仿佛一个小小的 " 冷饮博物馆 "。南京市民王女士说:" 这里有许多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新品种,还有很多小时候吃到的老味道,每年都要来这里挑选雪糕。"
" 我们不仅有像棒棒冰、大布丁等很多人小时候吃过的冷饮,‘网红’钟薛高、晴王、泰国榴莲冰淇淋、鲷鱼烧等,以及中街大果等联名限量款产品,在这里都能第一时间品尝到。" 冷饮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盛夏店里要放 20 多条柜,今年这个时候放了 18 条冰柜,加上立秋后大部分冷饮店都会开始清理库存、撤柜,整体行情确实在下降。"
在采访中,不少冷饮店老板表示,虽然今年夏天生意算不上火爆,但也并没有亏损。" 圈内有些规模小的批发和零售店应该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货来不及清不出去,天还没凉快,有些就已经提前关门了。" 在倪女士看来,如果对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排序,她给出的顺序是性价比、口味(新鲜感)、熟悉的品牌。
天气、消费理念等叠加影响,平价雪糕成主流
" 感觉今年天气不太热,孩子来买雪糕的次数变少了,整体价格相对去年要便宜了一些。" 市民杨女士笑着说。
△进口雪糕
对此,做冷饮批发的倪女士感慨道,面对竞争,冷饮店会选择提早降价促销,她也不例外。" 按照业内的经验,几乎每年从冷饮厂家进货的进价会涨,同时指导的零售价也会相对上涨。但是,今年巧乐兹雪糕的零售虽然涨到了 4.5 元,为了薄利多销,店里巧乐兹的批发价仍是 3 元一支,还有 " 买十赠一 " 的活动,市民即便只购买一支也能享受批发价。" 她认为,直播以及团购等网上低价的促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体店销售,线下 " 价格战 " 打得厉害。比如,今年店里促销时巧乐兹最低甚至卖过 2.29 元一支。总体来看,店内传统的冷饮品牌零售价都维持在 10 元以内,多数为 1 元— 5 元的平价产品。另一家冷饮批发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店里最便宜的是 1.5 元一包的雪米乐风味冰包,最贵的是俄罗斯进口的海象皇宫香肠冰淇淋,重 350g、批发价 45 元。大家买的最多的还是五元以下的品种。"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不时有顾客路过购买,有几名消费者表示,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雪糕吃得越来越少,开始越来越注重养生。还有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最喜欢吃的就是长得像小雪人的雪糕,天气不热的时候,吃雪糕的意愿也没有那么强烈。市民胡女士说:" 我感觉今年高温天一阵一阵的,那种需要整宿开空调的时候不多,天热时候买点西瓜冰了吃吃就行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雪糕、冰淇淋等冷饮是季节性食品,一般来说 5-7 月是黄金销售季,市场受天气影响较明显,气温高,走量就快。但今年的黄金销售季和去年同期相比,持续高温天气少,雨水多,消费需求有所下降。
" 雪糕刺客 " 去哪了?有品牌打起 " 价格战 "
往年在冰柜里随便拿一个雪糕,扫出价格可能高达十几元、二十元。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 " 雪糕刺客 " 今年似乎渐渐淡出。
△市民购买雪糕
今年的雪糕市场种类、品牌依旧多样,但各大社交媒体上却甚少出现 " 雪糕刺客 " 相关的热搜。比如屡上热搜引发热议的 " 网红 " 品牌钟薛高,今年推出了 3.5 元一支的新品 "Sa ’ saa",在其内部代号为 " 钟薛不高 "。
不仅钟薛高,过去五六十元左右一杯的茅台冰淇淋在今年 7 月推出了 29 元一支的冰淇淋新品,价格区分度更为明显,做了大幅下调。伊利旗下高端雪糕品牌 " 须尽欢 " 在今年 4 月份也推出了四款新品,产品每支的价格从 18 元下调至 12 元左右。
艾媒咨询在《2022-2023 年中国冰淇淋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 3 元 ~10 元(不含 10 元),占比为 70.9%,还有 12.3% 消费者可接受 10 元 ~15 元(不含 15 元)的冰淇淋价格,单价超过 20 元的冰淇淋可接受度极低。
" 虽然品牌雪糕有的开始走亲民路线,但选择的人也不多。" 冷饮批发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 " 雪糕刺客 ",钟薛高得罪了不少消费者,因而推出平价雪糕。此外,中街今年也出了几款 10 元以下一支的雪糕,价格开始走亲民路线。
市场更加多元化,消费更理性
今年雪糕纷纷走起 " 平易近人 " 的廉价路线,其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提到,今年雪糕的价格增速有所放缓,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更多反映多元消费、分层消费的食品出现,消费各有所好。
有市民称,如今冰淇淋有了更多代替品,各种口味的果茶或咖啡店里的冰饮,价格并不比雪糕贵多少。对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勤认为,冷饮产品种类不断更新,对于传统冷饮市场来说是一种冲击。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替代品很多,传统冷饮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朋友之间会约着一起在奶茶店坐坐喝杯奶茶,但一起约着去雪糕店买雪糕的就很少,传统雪糕很难成为适合年轻一代的社交性食品。
价格方面,雪糕的价格本身没有特别大的优势,相较而言,用物美价廉的夏季瓜果替代也不错,味道香甜,吃着更健康,不少消费会选择买水果自制冰饮。此外,吃冷饮很大程度是为了降暑,今年的夏季相较于去年确实不是很热,如今因为空调等降暑设备普及,人们对于消暑的需求在降低。
此外,周勤认为,就现在外卖平台来说,冷饮在配送过程中对冷链的需求比较高,相应地增加配送成本,总体来看,冷饮在外卖平台中并不是消费的主体,这也意味着它丧失一部分市场。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梦云 卢河燕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