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臧祥冬 马宇兵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大星
近日,方正县松南乡黎明村馨祎家庭农场的寒地小龙虾迎来了收获季,通过 " 虾稻共作 " 实现小龙虾和稻米双增收,每亩增收 1200 余元。
" 当时就是试试看,没想到,两个多月就让农户挣了近 3000 元。" 方正县松南乡黎明村馨祎家庭农场理事长冯国清说,2022 年,该农场在稻田地里养殖市农科院水产分院研究培育的寒地小龙虾,大获成功,这让他们尝到了 " 虾稻共作 " 的甜头。今年,该农场将养殖面积由原来的 10 亩地扩大至 100 亩,小龙虾也由原来的 5000 尾增加至 50000 尾,预计每亩增收可达 500 元左右。
市农业科学院水产分院高级工程师邹作宇告诉记者,稻田内养殖小龙虾除了增收外,还能对水稻起到减化肥、减农药的双减作用,提高养殖地稻米的品牌竞争力。" 我们和秋然米业签订了订单。每斤稻子又给我们增加了 5 分钱,这样我们一亩地的水稻增收了 700 余元,加上小龙虾的增收,每亩地一共增收 1200 余元。" 冯国清说,水稻品质提高了,当地稻米加工企业主动找上门谈合作," 虾稻共作 " 实现了双增收。
" 如何实现农民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是我们方正县政府工作的重点。" 方正县政府副县长高守星表示,作为全国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方正大米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价值已经达到了 126 亿元。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该县将在实施富硒战略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开展鱼稻、虾稻、鸭稻和蟹稻等立体种养,让农民们能从中真正得到实惠。
(视频由方正融媒提供)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