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上个世纪,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的营销广告,将钻石与 " 永恒 " 相关联,使之拥有象征爱情的特殊含义。曾几何时,佩戴一枚 " 鸽子蛋 " 钻戒,成了无数新娘的美好向往。
但随着黄金热,加之人工培育钻石补充、二级市场低价回收等多重因素影响,钻石市场购买预期逐步萎缩。原本被认为是稀缺品的钻石,渐渐走下高价的神坛。
据央视新闻此前援引 CNBC 报道,近期公布的全球毛坯钻石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以来,钻石价格已下跌 6.5%,较 2022 年 2 月的历史高点跌去 18%。
▲钻石(资料图) 据图虫创意
全球钻石价格连跌 15 个月
国际钻石交易所(IDEX)官网发布的最新价格指数显示,7 月 27 日 INDEX 钻石指数报 116.5,较 2022 年 3 月 7 日 158.39 的峰值下跌了约 26.45%,到 8 月已连续下滑 15 个月。
另据央视新闻近期援引 CNBC 报道,最新公布的全球毛坯钻石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以来,钻石价格已下跌 6.5%,较 2022 年 2 月的历史高点跌去 18%。
在全球多家珠宝品牌今年发布的财报数据中,钻石市场 " 跌跌不休 " 的现象同样可见一斑。
以 " 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 " 著称的 DR 钻戒,其背后母公司 " 迪阿股份 " 眼下面临销售下滑的难题。该公司 2023 年一季度财报披露,2023 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进一步下滑,实现营收 7.05 亿元,同比下降 42.27%。
困局里不仅只有 DR 钻戒,知名珠宝品牌周大福前期发布的 2023 年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周大福在中国内地的珠宝镶嵌、铂金及 K 金首饰同店销售下降 19.2%,销量下降 26.6%,其中,钻石首饰零售额占比同比下滑 1.8 个百分点。
六福集团发布的业绩报告同样表明,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集团批发收入减少 30.0% 至 21.52 亿港元,品牌业务收入因钻石产品需求萎缩下降 15.9% 至 10.53 亿港元。
国际珠宝商同样下调了钻石市场的销售预期。美国最大珠宝零售商 Signet 近期就将其全年预期下调约 7%,并宣布计划关闭 2800 家门店中的约 150 家,原因是 " 订婚缺口 " 发挥作用。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在上海钻石交易所官网看到,其 7 月 28 日推出的《钻石行业内参》表明,由于全球钻石行业持续放缓,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进一步降价,公司原石销售额已出现 6 连降。
今年 8 月 7 日,上海钻石价格指数课题研究组发布名为《天然钻石市场正经受严峻考验》的文章,其中表明:7 月钻石价格整体仍在下行通道震荡,0.50 克拉规格钻石价格继续经历 " 寒冬 " 期。
今年年初,此前知名的钻戒品牌 "I Do" 母公司恒信玺利实业股份,对外宣告破产重组。根据该公司的公开信息,2022 年上半年,恒信玺利营业收入 6.28 亿元,同比下降 41.99%;净利润 704.44 万元,同比下降 88.62%。
" 七夕礼物更想得到黄金饰品 "
七夕节即将来临,多家珠宝品牌店铺正抓住时机推进钻石销售。红星新闻记者在一些城市知名步行街走访看到,包括周生生、周大生、DR 钻戒等,都推出了各类钻戒打折促销广告吸引顾客。
▲商场珠宝区打出七夕节推广招牌
" 今年销售压力确实更大,钻戒市场整体日子都不太好过。" 一家珠宝品牌销售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利用节假日进行促销是珠宝品牌惯有的操作,但近两年里,本该在情人节、七夕节出现的钻石销售旺季,却难现昔日火爆。
据此前媒体报道,消费市场上,钻石珠宝在珠宝全品类中占比正在萎缩。在钻石最大消费国美国,2023 年上半年钻石首饰销量较去年同期下跌 9.7%,远超全品类珠宝销量 5.9% 的跌幅;在中国,钻石珠宝 2022 年在全珠宝品类中市场份额占比由 2021 年的 14% 下跌至 11%。
这位销售人员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些数据。她表示,尤其今年钻石饰品销售量持续下滑:" 不仅仅是我们,其他很多知名品牌都面临这样的惨淡销售情况。" 即便是钻石产品总价下浮,也难讨顾客欢心。以该品牌推出的钻戒 7 折优惠来看,这名销售人员指着一枚原价 4 万多元的钻戒表示,七夕节购买该款钻戒价格 2 万元出头,优惠力度较大。
此外,其他店里还推出了各类满减、代金券、" 一口价 " 等促销活动。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一家珠宝店售卖的一枚 0.3 克拉钻戒 " 一口价 " 促销,从原价 13990 元降至 6998 元。其余钻戒也有 6~8 折不等的促销力度。
但即便如此,更多到店的年轻顾客也不会光顾钻石区,而是询问一旁的金价。红星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多家珠宝店铺即便悬挂了钻戒打折促销广告牌,但相比于选购黄金的顾客而言,钻石区域接待的消费者显得冷清许多。上述销售人员介绍称,目前珠宝店内销售几乎靠黄金拉动,无论年轻群体还是中老年群体,似乎都对黄金情有独钟。
相比于钻石市场,购金热有着现实的数据支撑。据中国黄金协会 7 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 554.88 吨,与 2022 年同期相比增长 16.37%。其中,黄金首饰 368.26 吨,同比增长 14.82%;金条及金币 146.31 吨,同比增长 30.12%。
" 钻戒只是一种饰品和结婚时的道具,其实并不保值。相比之下,新婚添置黄金更有意义。" 一珠宝店铺里一位女顾客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她自己结婚会选购 " 三金 ",不会购置钻戒:" 婚礼现场我们就买便宜的人工钻石代替,平时也不会把钻戒戴手上。" 这名女顾客认为,黄金更具有保值性,钻戒则是品牌溢价更高的消费品和奢侈品。
另一名受访女性也表示,自己已告诉对象,七夕节若要送首饰,自己并不期待收到钻石,更希望得到同价位的黄金饰品。理由是基于黄金的保值属性。
小克拉、低总价钻石获青睐
"1 克拉以下的钻石统称为碎钻,碎钻往往是不值钱的。" 知名女星张雨绮曾在直播平台发表上述观点,迅速引发舆论关注。但事实上,1 克拉以上的钻戒在一级市场,售价高得让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 我们店里现货钻戒中,最大的是 1 克拉,售价超 10 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在一家头部珠宝品牌店铺店员口中了解到,如果需要购买更大的钻戒,或对钻石净度、切割等有其他要求,需进行定制才能得到。而作为 " 镇店之宝 " 的大克拉钻戒,这名店员表示今年还无人问津。
该店员提到,和过去不同,更多年轻人开始喜欢小克拉、低总价但造型独特的钻戒,不像过去消费者会尽力追求大克拉钻戒。据这名销售人员透露,目前她所在店铺钻石销售额占比中,过半营收都来自总价不过万的钻戒。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大小差别不大、同为 1 克拉左右的另一枚钻戒,只因钻石净度从 VS2 下降至 SI1,售价就下降了近 2 万元。而这名销售人员表示,实际上在自然光下,两枚钻戒的品质很难区分。
对于大克拉钻戒,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店铺里一名年轻消费者就选购了一枚售价 4000 元左右的 0.09 克拉小钻戒。对她而言,这枚戒指的意义在于装饰而非保值:" 就是买来戴着玩儿,大钻戒保值但买不起。过万的钻戒回收要贬值,还不如买便宜的小钻戒,不用在意是不是保值。"
前述《天然钻石市场正经受严峻考验》一文表明,0.30 克拉规格的钻石价格在 7 月有所回暖。上述销售人员也表示,通常最受欢迎的钻戒为 0.5 克拉,其次是 0.3 克拉。而一枚超过 1 克拉的钻戒,总价基本不会低于 8 万元。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也在多个珠宝品牌线上旗舰店看到类似的销售现象。以周大福为例,其官网销售数据表明,售价在 3000 元左右的低克拉数钻戒,付款人数往往在 20 人以上,而售价过万的钻戒,付款人数往往只有不到 5 人。
▲周大福销售情况截图
天然钻石失去性价比?
" 恒久远 " 的天然钻石,曾一度是新人走向婚姻的必备见证。然而随着 "1.4 万元钻石二手只卖 80 元 ""18000 元买钻戒如今仅值 180 元 " 等话题爆出,消费者的迟疑显而易见。
红星新闻记者咨询多家珠宝回收平台了解到,回收钻石的价格通常是购买原价的 3 折左右。如果品相一般,甚至会打 1 折。
" 回收钻石主要看当时的二手回收价,以及钻石的 4C 分级(指重量、切工、净度、颜色)。" 从事钻石二手回收的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通常钻戒本来的品牌并不会让回收价格上升,而如果是 0.3 克拉以下的钻石,往往不会回收,只会对戒指上的金属进行估价回收。
" 如果是品相很好的钻戒,通常是原价 3~5 折回收。如果钻石净度或者颜色某一项很不好,回收价甚至会打 1 折左右。" 张先生表示,钻石回收价格只在于钻石本身,证书、新旧程度并无影响。
张先生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即便是带证书回收,公司也会对钻石进行二次鉴定:" 小一点的平台通过放大镜观察光学特征、切工技术等。大一点的平台通过专门仪器鉴定,区分天然钻石、仿钻、合成钻等。" 而如果是培育钻和合成钻,一般不会回收。
至于钻石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天然钻石至今在业内仍被视为稀缺品,但市面上大部分售价较低、品相普通、克拉数不大的钻石往往很难回本。" 张先生建议,如果出于爱好,购买钻石无可非议。但如果出于保值和投资,钻石或许会让大部分人失望:" 除非是真的收藏级珠宝,才具有增值性,但这一级别的珠宝往往并不会进入普通人家。"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