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一封没有给自己寄出的信 ……" 海报上的这句话,浸透了歌舞剧《给自己的信》的题旨。8 月 21 日下午,正在贵州省歌舞剧院紧张排练的《给自己的信》的演职人员们,迎来了贵阳日报记者现场探班。该剧制作人熊正宇、唐唐、导演唐煌以及主演接受记者专访。据悉,该剧由贵州省歌舞剧院歌剧院出品、今年 9 月 1 日、2 日、3 日将在北京路大剧院与筑城观众见面。
讲故事:从产生共鸣开始
" 现在我们常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制作人熊正宇告诉记者,这部剧想通过几个小人物跨越 30 年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道理:人一旦有了超越自己能力的欲望、野心,就会不幸福。而我们要想开启幸福的大门,钥匙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接受平凡。
故事中的话题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是 " 鸡毛蒜皮 ",正因为如此,它才更贴近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把这些元素串联起来,就是希望当大家离开剧场时,能在心里种下一颗正向的种子,温暖的种子,让人和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演好戏:从与人物对话开始
主演的深刻理解能够为角色赋予更多的生命力和情感张力,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投入和沉浸在剧情中。这种投入和沉浸能够增强观众的观剧体验,使得音乐情景剧能够更好地传递主题和情感,达到艺术的目的。
" 你出生在一个看似和睦的家庭,但你很清楚,表面的和谐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多少个夜晚那些歇斯底里的谩骂,与振聋发聩的沉默都一遍一遍撕裂着你幼小的心灵。所以你变成了我现在的样子,狂妄自负、巧舌如簧,表面越张扬,内心越空虚。你对金钱并没有那么渴望,但你必须用它证明你比你父亲优秀,比你父亲强。你慢慢活成了你认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忘记了本来的样子。" 饰演志强的曹亚琪在他的小作文里与角色对话,他告诉志强:三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就是转瞬即至。他不奢望三十年后的志强能事业有成,功成名就、家庭幸福,但他希望三十年之后的志强能忘掉角色中令人唏嘘的样子,活成自己的样子。
" 我演的角色,如果给他贴一个标签,应该就是凤凰男。" 饰演亚鹏的赵义夫告诉记者,在他理解的,凤凰男是一种人群,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经济、事业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而我所扮演的这个角色,算是其中的一类,他们敏感,脆弱,为了达到目的,牺牲了许多很宝贵的东西,他是可怜可叹可悲的,令人惋惜。
创作:探索 " 年轻化 " 路径
对于主创来说,《给自己的信》既要创新,又要符合基本艺术规律,更要让年轻观众喜欢,创作要求高,难度大。剧本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到记者探班当日,都还在修改。
" ‘你觉得我漂亮吗 ? 你会娶我这样的女人吗 ? ’我们采用了多处‘逼问’的设置。希望演员和台下的观众能够建立起一种联系,不是演员在台上演角色的故事,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每一个人的故事。" 制作人唐唐说。
" 音乐情景剧是舞台的艺术 ",除了剧本创作,舞台美术设计也是音乐情景剧的一大亮点。该剧强调舞台上的直接表达,主创们在这块可谓下足了功夫。该剧通过解构的方式,来切割和组合成不同构图,展现多个层次的舞台空间,结合结构投影和舞美装置,力求呈现出一台别致的《给自己的信》。
踌躇满志的少年奋斗时响起的音乐《孤勇者》; 乖乖女抗拒相亲时被困住的笼子 ...... 这些最终实现舞台的切换和表演相结合,舞美与演员表演融为一体,换景穿插紧密结合,台前幕后衔接有条不紊。
导演唐煌认为,该剧凝聚了所有主创和演职人员的心血,剧中四位主要角色的表演时的敬业精神也感染着剧组的每一个人。不分台前幕后,大家为一个戏付出的努力希望走进剧场的观众都能看得到。
购票通道:识别二维码即可购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孙维娜 / 文 吕京鸿 / 图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