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近日,黑龙江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东道主哈尔滨代表团以 496 金 415 银 386 铜,总奖牌数 1297、团体总分 22392 分的成绩,断层领先于其他代表团,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 3 个第一,在家门口向家乡父老们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令人欣喜的成绩背后,则凸显了哈尔滨市体育局在发展体育事业方面所倡导的 " 体育社会化 " 和 " 社会体育化 " 发展成果。秉承 " 时间尽散开、空间全覆盖、委托社会办、全城(程)看比赛 " 的总体思路,明确社会化办赛模式,在本届省运会上,社会化力量广泛参与到赛会的组织和筹备中,形成了空前的规模和效应,也为未来哈尔滨体育事业,尤其是赛事运营方面,打造了一个可借鉴的 " 冰城范本 "。
496 金 领先金牌榜第二 301 金
金牌榜断层领先 超 35% 金牌被哈尔滨斩获
496 金 415 银 386 铜,本届省运会上,哈尔滨代表团开启了大包大揽模式,当仁不让地包揽了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 3 项第一。在超越其他代表团的同时,哈尔滨队也创下了参加省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空间横轴 + 历史纵轴的双重飞跃。
据统计,本届省运会共产生了 1415 枚金牌,哈尔滨取得了其中的 496 金,占金牌总数的 35.1%,比排名第二、斩获 195 金的齐齐哈尔代表团多获得了 301 枚金牌。无论是金牌总数还是超过第二名的领先程度,哈尔滨都创下了历届省运会之最,可谓 " 前无古人 "。
在一些项目的表现上,哈尔滨代表团也是可圈可点。在田径、游泳、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柔道、摔跤、武术散打、国际象棋等传统项目上,哈尔滨依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对金牌开启大包大揽的模式。而在被视为最能展现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成果的三大球项目上,哈尔滨代表团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除了篮球项目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强势表现、斩获 10 个项目中的 7 枚金牌外,此前从未登上过领奖台的哈尔滨排球在本届赛会中收获 1 银 2 铜;足球项目更是收获了女子乙组比赛的冠军,为哈尔滨夺得了史上首枚省运会足球金牌。
↑ 哈尔滨足球项目实现突破
占代表团金牌总数 20%
联办队 + 体教融合 冰城竞技体育探索新思路
金牌的背后,除了教练员和运动员们的辛苦付出,社会化办队的全面实施,也成为哈尔滨代表团在本届省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哈尔滨市体育局提出了 " 三个为主,三个为辅 " 的整体工作思路,即在工作实施上,坚持以区县(市)及社会为主,以体育局为辅;在投入上,以市场化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在管理上,以社会化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总体工作原则,挑选了一些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社会化开展较好的项目,以联办队的形式明确任务和参赛方向,与部分俱乐部签订了联办队协议。这样的举措既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办队的积极性,也为更多的优秀运动人才打通了上升通道,得以在省运会的赛场上展现自己的实力,让哈尔滨在青少年体育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上取得显著效果。在率先开始的乒乓球比赛中,来自全利、卓荣等俱乐部的国球小将们,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夺得了全部 14 个项目中的 7 金。
↑ 哈尔滨女排甲队摘得银牌
而在取得重大突破的三大球项目上,各所学校的 " 学生军 " 们则发挥了敢于亮剑的精神,用一场场胜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男足甲组赛场,来自哈一职的小将们敢打敢拼,在半决赛点球不敌对手的情况下,在铜牌赛中迅速调整状态,拼下了哈尔滨足球项目在省运会上的首枚奖牌。排球赛场,哈六中和十八中组成的男排甲队、以七中女排为班底的女排乙队双双摘铜,以哈六中女排为班底的女排甲队更是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并最终获得银牌。而在篮球项目上,以哈五中男篮和杨楚珊中学女篮为主的各年龄组队伍也表现神勇,获得了 10 个项目中的 7 金,展现出了哈尔滨深厚的篮球底蕴。
据不完全统计,在哈尔滨代表团取得的全部 496 枚金牌中,联办队和学生军取得的金牌占比超过 20%。这一数字不仅证明了社会化办队理念的先进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哈尔滨群众体育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开始反哺竞技体育的人才储备,促进了哈尔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协同发展。
↑ 篮球项目优势依然明显
31 个大项持续 500 余天
社会化办赛 普通人也能当省运会主角
除了来自学校和俱乐部的运动员外,更多来自社会的力量开始充当省运会办赛者的角色,昔日由体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担任的各项目的组织者,如今也有很大一部分换成了来自各个体育项目运动协会的 " 素人 "。而这样的手段,也与市体育局局长赵竹帛提出的 " 时间尽散开、空间全覆盖、委托社会办、全城(程)看比赛 " 的省运会总体工作思路完美契合,也让更多普通人成了省运会舞台上的主角。
↑ 国际象棋项目包揽全部金牌
本届省运会,篮球、足球、羽毛球、国际象棋、冰壶、冰盘等项目,全部由项目所属的运动协会全程操办,体育主管部门则承担了统筹策划和管理指导的职能。这样一来,各协会不仅可以根据各自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赛事组织,避免了各项比赛的同质化,也让体育主管部门腾出更多精力进行赛事统筹。31 个大项的比赛相互独立,又合为一体,持续了 500 多天的比赛让省运会的比赛时间尽数散开,让省运会的热度持续不减。而在比赛场馆的覆盖方面,哈尔滨的每个城区几乎都承接了部分比赛的举办,让市民们无论居住在哪个城区,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省运会的赛事当中。
↑ 国际友人安娜为排球群众组获奖选手颁奖
而在每项比赛的赛场及开、闭幕式上,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成了省运会的主角——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项目群众组比赛首次登上省运会舞台,让体育爱好者们以参赛者的身份亮相省运赛场;年轻的体育爱好者主持击剑项目的开幕式,来自经纬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王思博为排球群众组比赛开球;还有一大批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甚至是国际友人,都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参与到了省运会当中,充分展现了哈尔滨城市内核中的运动和时尚元素。
↑ 王思博为排球群众组比赛开球
冰球单项卖出门票超过 7000 张
商业化运作模式 创意为冰城体育产业赋能
通过商业化手段运作体育赛事,曾被认为是全国性大赛乃至国际级比赛才能启用的 " 专属模式 "。而本届省运会上,哈尔滨市体育局和各运动协会也开始大胆创新,迈出了商业化运营省级比赛的重要一步。
" 培育冰城体育市场,让更多人买票走进赛场 ",是本届省运会比赛开始以来,市体育局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 2023 年开始的篮球、速滑和冰球项目上,观众开始需要持票入场。低至 3 元以下的票价既不会打消观众看比赛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市民养成买票看比赛的习惯,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一元钱一个的纪念版冰箱贴,集齐了冰箱贴还能领取的小背包,都极大地吸引了普通市民来到现场观赛。
↑ 速滑赛场销售火爆的特许商品
而在冰球比赛中,市体育局和市冰球协会更是将体育文化赋能做到了极致——买球票赠省运会纪念冰球,集齐全部 12 张比赛门票,就可拼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冰对阵日本女冰破门瞬间的画面。这样的创意设计让省运会冰球比赛的门票瞬间 " 洛阳纸贵 ",成了全城追捧的热销品。据市冰球协会统计,省运会冰球比赛门票共售出超过 7000 张,限量款冰球也赠出了超过 800 个。借此东风,市体育局和市冰球协会乘胜追击,策划了 " 省运会冰球之夜 ",让冰球项目在普通市民中彻底 " 火了一把 ",也让更多青少年加入了学习冰球的行列中。
↑ 省运会冰球门票拼成的图案
正因为这样的成功操作,不少商家抓住了省运会的商机,以各类形式出现在省运会的现场,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据统计,本届省运会的冠名单位、高级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和特别支持单位总计近 30 家,也有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多种方式为本届省运会助力。他们的加入,在为综合性体育赛会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提供有力尝试的同时,也为哈尔滨这座城市培养体育精神、厚植城市内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冰球赛场座无虚席
结语:
用全新的思维,以全新的手段,哈尔滨为全市和全省奉献了一场精彩、开放和民众参与度极高的省运盛会。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哈尔滨体育人奋勇争先、踏实奋进的努力成果;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冰城体育人的创意巧思和全体市民的鼎力相助。哈尔滨用一届出色、出彩的省运会告诉所有人,这里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体育队伍,有一群特别爱体育的人民,更有一股特别时尚、热情、好客的城市品质和风骨。
如果将哈尔滨比作一朵盛放的花朵,本届省运会的精彩呈现就如同是花蕊一般,格外娇艳。" 作为冰城的体育人,我们希望能通过体育这个鲜艳花蕊的点缀将哈尔滨扮靓,为这座城市形象气质的塑造,也为黑龙江乃至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哈尔滨体育人的贡献。" 市体育局局长赵竹帛说。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