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25
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江苏省人大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出了地铁站就能到零工市场找工作,出了课堂就能到企业直接上岗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牢牢守住这一民生基本盘,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 " 一法一条例 ")的贯彻落实情况先后在苏州、南京、宿迁开展执法检查。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就 " 一法一条例 " 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朱峰 摄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多方筹岗、加大全要素创业扶持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既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南京科教资源丰富,拥有 50 余所高等院校。南京市人社局局长刘莅介绍,自 2018 年以来,南京不断优化实施 " 宁聚计划 ",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创业。今年以来有效应对再攀新高的毕业季,多方筹岗 29 万个,已举办专场招聘 1445 场,为去年同期 1.5 倍,开发见习岗位 1.72 万个、组织见习 6496 人,截至 7 月底在宁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80%。

与此同时,南京还聚焦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加大全要素创业扶持,2022 年以来累计培育自主创业者 6.68 万人,其中扶持大学生创业 1.27 万人。

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让学生从 " 课堂 " 到 " 工厂 " 无缝对接

当前,江苏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既需要引进培育顶天立地的高层次人才,也需要大力培养铺天盖地的技能人才、乡土人才。

在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王波正在带领十多个学生沉浸式体验工厂生产流程。王波介绍,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从 " 课堂 " 到 " 工厂 " 无缝对接,是提高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充分认可的重要环节。" 我们宿迁有几家光伏大企业,他们对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今年是我们第三年招生,之前每年都能招 200 多人。"

△ 技能人才培养,把工厂搬到课堂上

教学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就业职位对应实习工位。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逍霄介绍,宿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支持龙头企业和技工院校深入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共建产教融合二级学院 7 个、培养学生 1600 余人。

技能人才培养也面临着一些尴尬。省人大代表陈震是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的焊培教员,他给大家讲了焊工面临的困境,一方面焊工真的很吃香。陈震介绍,每个月他至少能接到 20 个电话跟他要焊工。" 但是另一方面缺人,我没有人给他。这种苦脏累的技术活,近五年来我这儿培训的没超过十个人。" 而十年前,跟着陈震的学徒一年下来有近 200 人。

即时快招、来即上岗,零工市场促就业稳用工

江苏省零工市场由江苏省人社厅、南京市人社局、江宁区人社局三级共建,靠近地铁小龙湾站,出了地铁站便是就业第一站。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这里设 " 五区一室 ",即信息发布区、招聘洽谈区、即时快招区、公共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多功能室,满足老百姓零工求职意愿和用工方 " 即时快招 " 需求。

今年 20 岁的小黄正在寻找新的工作,他对下一份工作的要求是到手要有六七千元。坐在小黄对面的是屈洪嫚,即这里的招聘专员。" 有合适的岗位我们会将求职者邀约到线下沟通,如果觉得条件可以接受,我们就会安排专车免费送到工厂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就可直接入职。" 屈洪嫚说。

据了解,市场建成后,陆续有新业态行业企业入驻,有效解决了灵活觅工者的就业需求。自今年春节以来,到市场来访求职登记 6500 余人,已经安置就业超过 4600 人,日均安置就业人数超过 20 人。同时受用工企业委托,及时开展小型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短期临时性缺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服务。

全省各地还通过大力建设 " 家门口 " 就业服务站,来打通就业服务 " 最后一米 ",为企业和劳动者营造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环境。比如苏州,目前已建成各类基础性、特色型站点 79 个,年末将达 100 个以上。

就业领域出现新变化新趋势,要抓好五个方面来贯彻落实

8 月 21 日至 22 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宝娟率队赴宿迁开展 " 一法一条例 " 执法检查。

张宝娟指出,当前,江苏就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趋势,比如,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仍然存在,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依旧突出。开展执法检查,就是要深刻认识江苏就业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江苏实际、具有江苏特色的就业促进体系,不断激发劳动者、企业经营者和各类人才的就业创业新动能,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张宝娟要求,在 " 一法一条例 " 的实施过程中,抓好五个方面来贯彻落实,依法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落实政府法律责任,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三是加强就业调控和服务,四是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五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苏宁

(校对 季林巧)

相关标签

就业 江苏 高校毕业生 宿迁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