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朱自清与俞平伯相约泛舟夜游秦淮河,留下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悠悠百年中,这片中国散文里最美的金陵夜色依然给予人们无限美好与慰藉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 100 周年之际,首届南京文化艺术节少儿美育发展论坛暨阅美南京《写给朱自清的一封信》主题文学月活动启动仪式于 8 月 25 日在南京 " 世界文学客厅 " 举办。现场,学者嘉宾共话少儿美育发展,致敬文学经典。活动由青年学者、阅美南京主理人周学主持。
△活动现场
△青年学者、阅美南京主理人周学
为何百年来我们仍时时怀念朱自清?
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创作缘起,到朱自清的学习、成长、写作经历,扬州朱自清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朱自清嫡孙朱小涛的梳理与讲解,拓宽了观众对朱自清的认知和思考。朱小涛说,朱自清虽然只活了 50 岁,但至今一代代学生仍在阅读他的散文,人们还在以各种方式回忆他、纪念他," 由此我想到,延长生命的方式,不仅仅只有延长生理年龄一种,我们还可以通过倾注热情创作经典,放大自己的生命。"
△扬州朱自清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发言
朱自清先生到底拥有怎样的人格魅力,百余年来令人时时怀念?朱自清研究学者、《朱自清别集》作者陈武认为,朱自清有三个特点尤为打动人。一是终其一生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二是作学问严谨求实,孜孜矻矻;三是为人谦和重情,光明磊落。陈武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授古典诗词旧体诗时,为讲好课程,不仅将古诗十九首抄写多遍,还模拟古诗十九首又写了十九首诗请好友俞平伯修改。站在讲台上的朱自清,手里拿着厚厚一摞卡片,上面整理着关于诗的典故、古代名家的评价,每首诗的 " 前世今生 " 在朱自清的讲述中可以完完整整透彻呈现。
△朱自清研究学者、《朱自清别集》作者陈武发言
小学文学教育应 " 喂养 " 经典
朱自清对文学教育的认真态度让人尤为感佩。今天,文学课堂该如何开展?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朱萍围绕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侃侃而谈。她说,跟小朋友聊文学,更多要以小朋友为主体,让他们自己读起来、思考起来、想象起来,跟老师进行平等对话。老师在带小朋友诵读时也要沉浸其中,起到一种熏染、示范作用。
△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朱萍
对于很多家长关心的 " 作文能不能教 "" 什么是好作文 "" 如何提高写作 " 等问题,朱萍回应,作文是可以教的,方法就是老师以经典文学作品的 " 喂养 ",让孩子逐步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审美能力。这样再看外面的世界,经历一些事情时,他会有一种不同的眼光,他的思想情感就能够自然抒发," 不要以为他们读不懂或者读不下来,让他们吃最有营养、最经典的东西。"
经典文学作品应实现创新性传承
"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 ……" 精彩对话之余,来自优漫星未来少儿艺术团及逐梦少年团的小学生现场诵读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纯真的童音萦耳,带给人鼓舞与感动。
△学生诵读
活动现场,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傅国、南京广电主持人戴立、市朗协会员代表姜茜等为大家朗诵了朱自清先生经典散文《春》《匆匆》等篇目节选,观众席掌声连连。
△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傅国、南京广电主持人戴立
经典文学作品应实现创新性传承。活动最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百人公益接力诵读计划正式启动,同名微电影现场试映。朱小涛幽然的诵读伴随着荡漾的秦淮河水古今画面,深深牵动着观众的情思,为大家留下无限回味的视听享受。
△现场观众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垚仟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