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26
艺术工作室、外挂车间……江苏形式多样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原生艺术工作室 "" 外挂车间 "…… 越来越多辅助性就业新形式的涌现,对破解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就业难题,促进残疾人充分稳定就业具有重大意义。8 月 26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各地已成立了 40 多家辅助性生产劳动项目和产品调配中心,2000 多家 " 残疾人之家 " 吸纳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18358 人,各地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开展辅助性就业工作,项目以文创、手工产品生产,电子装配和产品包装为主。

艺术家郭海平建立了全国首家面向精神障碍患者的艺术工作室。在这里,患者可以按照画作售出金额的 30% 至 50% 的获得分成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负担。宿迁市残联则打造了 " 外挂车间 ",区别于一般的辅助性就业形式,在车间里工作的所有残疾人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缴纳五险,拥有节假日福利,还能享受免费午餐。目前," 外挂车间 " 有残疾人 10 余名,主要承接袜子厂的后道工序,包括包装、分拣、定型等,人均月收入不低于最低标准,最高每月可获得 3000 元。除了工作上的帮助,工作人员也会给予生活上的指导监督,比如个人卫生、精神面貌等,还会组织员工活动,让大家熟悉适应新的环境和同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将继续拉动辅助性就业的 " 新引擎 ",盘活社会力量,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创新思维、创新举措,为就业困难残疾人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就业之路。

(校对 胡涛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就业 艺术 江苏 劳动合同 苏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