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语专业书籍
" 很遗憾我们没办法在 9 月前往缅甸仰光留学,现在学校答复:最终决定暂缓同学们出国留学。已购买机票的同学请尽快办理退票手续,产生的费用自负。"8 月 25 日中午,原计划 9 月初赴缅甸学习的缅甸语专业学生陈希收到这个消息时,感到很遗憾,也很无奈。
今年以来," 缅甸电信诈骗 " 在国内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而一场关于缅甸的舆论风波也在不断裹挟着公众意识。在网上,不少人谈 " 缅 " 色变,看到有人学缅甸语,或是即将前往缅甸,都会留言 " 劝阻 " 说:那里遍地电信诈骗、去了就要被 " 噶腰子 ",有的更是嘲讽说," 遗书写好了吗?去了后可别给我打电话。"
面对众人对缅甸的不断误解,国内许多正在学习缅甸语专业或是该专业的从业者在一次次试图为其澄清之余,更多的是感到深深的委屈与疲惫。8 月 26 日,红星新闻与 3 名缅甸语专业人士聊了聊他们在这场舆论漩涡里的感受。
△刘芸发来的有关缅甸方面的照片
把网络言论当 " 玩梗 " 开玩笑
通过检索,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我国开设缅甸语专业的院校大多分布在云贵川等西南区域。据中新网 2021 年 5 月报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外指委非通分委会副主任委员钟智翔,在第三届缅语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曾介绍,截至 2020 年 7 月 1 日,全国 25 所院校共有缅甸语专业在校学生超过 1500 人。缅甸语专业是目前中国 64 种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专业中,在校生人数第四多的非通用语种,仅次于朝鲜语、泰语和越南语。
快上大四的刘芸,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告诉刘芸小语种不错,她依言照做。机缘巧合之下,刘芸被录取到了冷门的缅甸语专业," 当时我们班上很多人都是调剂来学缅甸语的 ",刘芸有些哭笑不得。
刘芸的朋友们对她的选择不理解,不少人都劝说她尽快转专业,可老师却跟她分析了学习缅甸语的就业前景利好。好在,她的家长对此并不反对,因为她的家就在边境,工作也近。长辈的同意让刘芸的选择有了底气,也她在这条路上走了下来。
" 中间不是没有过后悔的时刻。" 刘芸坦言," 因为起初我觉得缅甸语很难。" 但后来,她争取每天多花时间记单词、听听力,找到了学习方法之后,慢慢接受了缅甸语的难度。缅甸语的文字虽难,但缅甸的文学令她神往,刘芸侃侃而谈:" 德班貌瓦、佐基、敏杜温这些作家和诗人,我觉得他们特别厉害。"
△刘芸发来的专业书籍
刘芸说,她小时候曾去过一次缅甸,那里的玉石和赌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未来的规划,她却表示,自己是一个追求安定生活的女孩,想留在云南,去海关做缅语翻译," 考公,离家近,且待遇好。"
谈到最近网上对于缅甸的妖魔化言论,刘芸很淡然,她认为这些舆论并未影响到缅甸语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中缅合作在加深,海关、外事都需要一些熟练掌握的人才。" 刘芸告诉记者,她的学校将安排学生去缅甸仰光留学。
网友的言论在刘芸看来是一种 " 玩梗 " 的玩笑。有人说 " 毕业了不要给我打电话 ",刘芸和学习缅甸语的朋友看到了都会笑一笑;但有些人说 " 云缅一家 ",则会叫她心生委屈,见到家乡被抹黑,她会怼回去 " 不了解,别瞎说!"
准备好的赴缅留学被取消
与刘芸不同,21 岁的广东女孩陈希一直都喜欢小语种。因此,在高考结束后,理工科的她报考了广西一所大学的缅甸语专业并被成功录取。但彼时,她并不知道在两年后,这份志愿选择会让她陷入一场舆论漩涡,遭受来自互联网的各种群嘲与质疑。
近日,# 当你被缅甸语专业录取 # 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 群嘲 ",认为该专业并无出路,择业者应该趁早放弃。对此,陈希发了一篇微博为缅甸语专业澄清,却有人给她留言说 " 你写好遗书了吗 "。陈希说,这场围绕缅甸语展开的玩梗狂欢蔓延到了她的评论区,甚至有点像网暴。这让她既委屈,又不理解,好在她的朋友闻言,替她进行了反击,更有不少人理解她、鼓励她," 大家都是尊重每一个专业的,它(缅甸语)的设立自有它的作用。"
陈希说,她原本打算在今年前往仰光外国语大学留学半年,她也从 3 月就开始准备繁多的留学材料,一直到 8 月中旬,她和她的同学都还在忙着订机票、办签证," 在明白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只差上飞机了 ",但此时却被突然告知缅甸之行暂缓。
△陈希在朋友圈里说:去不了缅甸了
陈希告诉记者,8 月 24 日晚间,她所在的学校就针对缅甸留学开了一个会议,只是还没有表态说暂停," 老师、领导、家长、学生都在,整个会议气氛比较沉重。" 等到 8 月 25 日中午,她收到了正式通知," 很遗憾我们没办法在 9 月前往缅甸仰光留学,现在学校答复:最终决定暂缓同学们出国留学。已购买机票的同学请尽快办理退票手续,产生的费用自负。"
"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这是学校秉持的原则,也是学校给学生和家长的理由。陈希理解校方的决定,但这么久的准备落空,她还是略感遗憾," 很遗憾,也很无奈。" 她想去缅甸,是因为她认为自己需要一个语言环境,会帮助她学得更好。" 然而现在的缅北诈骗新闻每天都有,让很多家长很担心,我们学生怎么去解释都很苍白。" 陈希告诉记者,上一次他们学校和缅甸进行交流的还是 2017 级的学生,此后因为疫情、缅甸内政动荡等原因,交流活动频频中断。
陈希说,她还没有去过缅甸,但她有身处缅甸的朋友,在利用一些公共平台发言时,IP 地址常常会引起他人的瞩目,在下面的评论区说一些很难听的话。" 昨天我问在仰光的朋友,缅甸又发生什么危险事件吗?他告诉我那边挺好的,就像是一个小山村一样。他跟我分享在哪个餐厅吃饭、看了什么电影,吐槽当地的信号不好。" 陈希说,很多人并不了解缅甸,只是根据一些片面的信息就误解了全部,但对于网上的言论她只能气愤," 深感无奈,最后只能选择沉默。"
△陈希的朋友圈时常会晒一些和缅甸语专业有关的图
国内应聘人数不降反增
遍地电信诈骗、去了就要被 " 噶腰子 "…… 关于缅甸的舆论风波正裹挟着公众意识,与缅甸相关的所有东西,仿佛都带着 " 危险 " 二字。但提及舆论对缅甸语就业的冲击,从事了 16 年翻译与培训工作的塞雅威却认为影响并不大," 以前就业的去向比较多,很多人会选择去缅甸寻找机会,但现在去国外的人很少,留到国内相关企业应聘的人就相对多一些。"
40 岁的塞雅威是一名生活在昆明的大理人,他所在的公司主要负责一些单位外包的翻译工作,翻译的稿件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政府文件、员工培训、给东南亚国家上课的课件," 既有笔译,也有口译。"
在问到对缅甸语人才的需求时,塞雅威表示,他们平时的工作量比较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大。但他们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正式从事翻译工作需要有 3 年到 5 年的翻译经验,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排版、文件的处理、小红书的宣传。
塞雅威告诉记者,自硕士毕业后,他在这一行目睹了这些年学习缅甸语的人数增长,从十年前的少数人到现在的翻了好几倍。但也亲眼见证了缅甸语专业学生就业面在变窄。特别是在近几年,缅甸并不安全的社会环境、关于缅北的一些负面新闻,让不少从业者都不再选择去国外就业,而是选择留在国内找寻就业机会。
" 缅北的舆论对我们的招聘影响不大,且出于对缅甸安全环境的忌惮,目前选择去缅甸就业的人数变少,来我们这里就业的人数却不降反增。" 对于这种现象,塞雅威的心情有些复杂," 缅甸对中国缅甸语专业学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只是我们的学生不愿意出去,有些岗位就没有人去做。"
据塞雅威介绍,缅甸的中文教育机构需要很多缅甸语专业的学生,但很多学生没有考虑国际汉语教育这方面的就业,导致目前的缺口很大。另外,塞雅威也表示,缅甸语专业学生出国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我上个月前往仰光,第二个晚上,发生了十处爆炸事件,走到街上能遇到十多岁的缅甸青年伸手要钱。" 塞雅威说,这些都反映出缅甸社会的治安不稳、社会动荡。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图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 红星新闻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