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专业所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推进生态发展 …… 这个暑假,三江学院以 "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 为主题,开展了 2023 年三江学院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 三下乡 " 社会实践活动。据学校团委书记鲁璐老师介绍:"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生态绿色发展、青春志愿服务等 12 个专题方向开展。" 该实践项目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青春志愿服务:将专业和智慧融入社会服务
△志愿服务
今年学校青春志愿服务专题的团队们告别了过去 " 保姆式 "" 信息搬运工式 " 实践,将专业才能和智慧融入社区志愿服务。
入选 "2023 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 " 的大学生通过调研、访谈、互动等多形式开展,将井冈山精神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理论普及宣讲
入选团中央 2023 年 " 七彩假期 " 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 红心向党 · 科技筑梦 " 红色研学与科创实践项目的实践团队则依托街道爱心暑托班,紧扣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教育主题,通过 " 听、说、读、探、画、行、议 " 等多元体验式活动,提供了宣讲、寻访、手工等课程。
△党史学习教育团
项目指导老师季凌尘介绍了今年活动开展情况:" 暑假前,学校和校团委宣传部、青年志愿者协会团队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接,充分结合各自的特长和专业,根据社区群体特点和需求定制开发课程。比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讲到长征主题时,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带领大家做红军帽;讲到红船精神主题时,带领大家做模型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们则通过小实验等方式,将科技元素融入宣讲。"
今年实践下来,季凌尘老师发现学生们明显对自身、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助力乡村振兴: 更积极主动,自觉发挥主人翁意识
△手绘乡村
获评江苏省级 " 手绘乡村 · 青春行动 " 专项认定的 " 科技赋能 · 实干赠彩 " 乡村墙绘实践项目团队连续两年走进宿迁周夏村。今年暑期,三江学院建筑学院的学子们重返故地,在去年文化墙调研 1.0 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入了更加科学的街景大数据和现代测色仪器,梳理出专属周夏村的色卡,作为文化墙设计的主色调。团队师生还和村民充分沟通、举办汇报会 …… 挖掘村庄文化,并从色彩出发深挖周夏村历史,设计完成了 3 面主题为 " 因水而生、因红而名、因绿而兴 " 的文化墙绘制。他们还主动融入当地居民,为村里的店主提供店面翻新、为小朋友开展无人机科普活动等。
学校建筑学院辅导员、团队指导老师李甜茹表示:" 今年实践团队中有 4 人是连续两年参与该项目的,明显觉得他们变得更积极主动,自觉发挥主人翁意识,融入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绿色发展:告别 " 一招鲜 ",实现可持续推进
△助农
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 " 繁星拾缀,变废为宝 " 为主题,开展了路边访查、主题宣讲、走进社区、入户宣传等主题活动,向学校附近居民、儿童普及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促进其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大学生青春之力进一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志愿服务项目
获评江苏省级 " 垃圾分类、青春助力 " 专项认定的 " 凝聚青春力量,践行时代文明 " ——垃圾分类在行动项目指导老师饶宇谈及实践团队特色时表示:" 重培训、倡宣传、促实践是我们实践团队的最大特色。从传播垃圾分类等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到形成群体的自觉行为,不能靠‘一招鲜’,而是个可持续性推动过程。因此,我们团队成员从 6 月份开始,多次和社区街道沟通调研、制订方案,开展探访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入户宣传等活动。我们还以身边的示范花园小区为样本持续宣传。实践结束后,我们还将项目实践成果形成可行性建议,为南京涌现出更多花园示范小区乃至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力量。"
通讯员 郝勇 现代快报 + 记者 戴明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