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 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第七场发布会主题为 "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慧萍介绍了南京围绕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对标国际标准,进出口便利度持续提升
南京是 "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城市,肩负着建设国家级江北新区与中国(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双重使命,是全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前沿阵地。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慧萍
霍慧萍介绍,南京近 3 年外贸进出口连续迈上 5000 亿、6000 亿元台阶,实际使用外资连续 3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外承包工程规模连续 11 年稳居全省第一。
南京是怎么做到的?
一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着力提升开放城市功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准入制度;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 190 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首创 "FTA(自由贸易协定)惠企一键通 " 平台,1 万余家外经贸企业通过平台惠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红利,累计查询破 18.3 万次,减免关税近 600 万美元。
另一方面,打造跨境贸易体系,持续提升进出口便利度。推行 " 提前申报 " 及进口 " 船边直提 "、出口 " 抵港直装 "、内外贸 " 同船运输 " 等模式,压缩进出口通关时效,口岸整体进出口通关时间较 2017 年分别压缩 80% 和 90% 以上。提高中欧班列运营质量,今年上半年中欧国际班列开行增速居全省第一,打造的中亚、俄罗斯、远欧等多个国际班列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贸易通道,运输成本较海运减少 50%、较空运减少 66%。
此外,南京不断营造开放发展生态,提升更广范围资源整合能力。今年上半年,南京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 新三样 " 出口同比增长 50.2%,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瞄准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市场,举办南京企业 " 走出去 " 系列活动,在近 90 个国别地区承揽各类工程项目超 1000 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做好服务
"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霍慧萍说,下一步,南京将进一步对标国际标准,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扛起省会城市担当。
" 更好为国家试制度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服务业扩大开放、科创金融改革等国家级试点,着力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力争在贸易投资、跨境金融、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项目招引、产业培育上取得突破。
" 更好为开放做保障 "。加快推进贸易强市战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协调发展。持续深化与 " 一带一路 " 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继续恢复、加密、新增国际客货运航班。依托南京国际商事法庭,紧紧围绕对外经贸新形势新特点,全面提升国际商事司法服务保障效能。
" 更好为企业做服务 "。用好进博会专场推介、全球服贸会、金洽会等高能级招商平台,大力实施外资强链补链延链行动,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强化重大外资项目特别是标志性项目要素保障,带动更多外资企业布局深耕南京。鼓励在宁企业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境外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传统承包工程项目向装备制造、设计咨询等产业链高端延伸。
现代快报 + 记者 龙秋利 张瑜 / 文 顾炜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