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30
开学季,这些诈骗陷阱要当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马壮壮)开学季来临,一些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变着花招对学生及家长实施欺诈。有的冒充资助工作者,谎称发放 " 助学金 ",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心理,诱骗学生陷入 " 高利贷 "" 培训贷 " 等陷阱," 小贷 " 滚成 " 巨债 "。近日,徐州网警发布提醒,建议学生和家长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警惕各类诈骗。

案例 1:

前不久,大学生小张接到一个客服电话,对方称小张因贷款未结清影响征信,要求小张下载某屏幕共享软件来注销名下违规贷款平台账户。小张在对方远程指挥下,将银行卡内 55000 元余额转入所谓的 " 安全账户 "。接着对方又以 " 转账操作失败 " 为由诱导他再次转账 212254 元。转账金额多了,小张这才发现不对劲,赶紧到派出所报警求助。

案例 2:

△陈女士的转账交易截图 网警供图

家住新沂的陈女士接到陌生电话称要关闭贷款,否则会留有记录影响孩子上学。陈女士想到在微信上开通过微粒贷,就相信了对方。在对方的语音指导下,陈女士在网上多次向指定账户转账。后经孩子提醒,陈女士才发现被骗,但已损失 13000 元。

案例 3:

刘某接到一个固定电话,对方自称某校园贷平台客服,称刘某是学生,在其平台有 15 万元的借款额度,因长期未使用,将扣除 1500 元的违约金,并影响征信。对方称可以帮助注销,让刘某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远程控制功能。诈骗分子远程操作刘某的手机,谎称帮助刘某清空借款额度,实际是在该平台上借款,并直接提现至指定银行账户,共骗取 7 万余元。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远离诈骗要做到 " 不要相信馅饼,不要害怕恐吓 " 两大原则,分开保管身份证和银行卡、切忌泄露网银账户、防范冒牌缴费短信等防护措施,保持理性,冷静辨别信息真伪。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派出所 徐州 微粒贷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