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3-09-03
山海相连天堑通!《人民日报》聚焦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3 日,《人民日报》刊发《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逐绿而行 山海相连天堑通(经济新方位 · 重大工程一线)》,聚焦贵南高铁,沿线串起 30 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束多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山海相连,融入全国高铁网络,西南民族地区交通大动脉打通了。具体报道如下:

▲列车经过贵南高铁营盘清水河双线特大桥。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8 月 31 日,贵南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在贵州贵阳和广西南宁间建高铁,有多难?

高山盘亘,峻岭纵横——桥隧比高达 90%,线路全长 482 公里,甚至要在隧道里架桥。

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贵南高铁须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每一方渣土、每一棵绿植都不能随意处置。

再难也得建。

贵南高铁,沿线串起 30 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束多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从勘探到通车,近 10 年时间,总投资超 750 亿元,这样一项超级工程是如何建成的?

近日,记者跟随贵南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龙宗明、贵州段现场指挥长许为农、朝阳隧道总工程师王旭光的脚步,一探究竟。

总体设计负责人龙宗明:

" 设计方案历经上千次改动,只为在发展与保护间取得最佳平衡 "

贵阳、南宁,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打通两地间的陆路交通通道,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建设需要。

2014 年,贵南高铁勘探工作启动。

翻看地图,贵阳南宁间横跨着贵州高原、苗岭山脉,还有清水河、漳江等多条河流。一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线路,是高铁的跑道。地质条件如此复杂,选线至关重要。

" 一条高铁线路的设计,安全可靠是底线,服务地方发展是目标。" 来自中铁二院的龙宗明说,第一步,要从复杂地质中选出适合施工的路段。

" 空、天、地 " 勘察新技术齐上阵。空,即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解译不良地质;天,即利用无人机等技术进行勘察设计,避开不良地质、不必要的工点;地,则是指通过地质罗盘、地面激光雷达等技术了解地质参数。" 高分卫星遥感解译技术,大幅提高了不良地质的解译精度和效率。" 龙宗明说。

有了基础资料、实现初步设计,线路具体怎么走,还得靠设计人员实地走访。

龙宗明回忆,2015 年 9 月,为确定老百山隧道进出口,5 人团队在山沟里摸索了好几天,走野路、过小河、蹚积水,才最终选定隧道口位置。"482 公里的高铁线路,我们一步步走过,没有路就蹚出路。" 两个月,龙宗明和设计团队成员从起点走到终点。

设计中更难的是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被誉为 " 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 这里自然保护区众多,最优选择是从外围绕过。" 龙宗明说,然而为了把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让高铁更好促进沿线地方经济发展,线路又需经过荔波县。怎么办?

以隧代桥、以桥代路。经过 1 年反复论证,并通过环境影响专题评估,荔波段线路才最终确定。

" 我们整整花了 3 年时间,才确定整条线路方案。" 龙宗明说,仅贵州段就做了 1675 公里的线路规划,从中选择最适合的 199.64 公里," 一条高铁线路,设计方案历经上千次改动,只为在发展与保护间取得最佳平衡 "。

设计方案尽最大可能途经更多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让 30 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一步跃进高铁时代。

贵州段现场指挥长许为农:

" 我们在最严苛的环保要求下,建出了高标准的高铁线路 "

见到许为农时,贵南高铁正在接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 黄医生 " 的检验。当天,车身涂装成醒目黄色的列车,以 385 公里的时速通过贵南高铁贵州段,极限测试线路各项指标。

" 对工程人而言,线路都像自己的孩子。这次检验,就像孩子参加高考。" 来自沪昆客专贵州公司的许为农,是贵州段现场指挥长。

在这位干了 40 年的 " 老铁路 " 看来,贵南高铁最大的特点是绿色。

—— " 绿宝石里穿个洞 ",贵南高铁经受住了最严苛的环保考验。

2018 年,贵南高铁全线开工建设。九万大山一号隧道是许为农最关注的工程之一。

一方面,工程难度大。隧道洞身穿越 9 套地层、3 条断层、2 条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上跨区域性暗河、下穿众多溶岩洼地,容易出现突泥、涌水、塌方等现象。

" 隧道出口 7 公里范围内就分布了 34 个溶岩落水洞,其中 19 个对施工有威胁,1 个处于隧道正上方。" 许为农介绍,隧道单日最大涌水量达 72 万立方米,相当于 380 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风险极高。

另一方面,环保要求更高。隧道挖出的渣土,必须运至 15 公里外堆放;为施工开挖的横洞,必须回填、复绿,保持外貌一模一样;供电站、牵引变电所也不能建在线路边上,必须移至保护区外 ……

施工方专门花费 1000 万元,建设 3 个污水处理站,以确保排放的废水满足环保要求。" 每月仅处理站的运营成本就高达 10 万元,但我们做到了废水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无影响。" 隧道施工单位中铁十八局项目部副经理汪平说。

" 我们在最严苛的环保要求下,建出了高标准的高铁线路。" 许为农说。

——多花 3800 万元,只为将对生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澄江双线特大桥,穿越了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片保育区,生活着小鸦鹃、黑翅鸢等 22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这些动物对噪声、灯光反应特别敏感。

" 我们专门设计了声光屏障,多花 3800 万元,只为将对公园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到最低。" 龙宗明介绍。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还通过精算加大墩距、减少墩数的 " 环保等式 ",科学加大桥梁跨度,保护了 2291.94 平方米湿地。

贵南高铁沿线途经自然保护区 10 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2 处、城市饮用水源 13 处、森林公园 7 处,施工过程做到零污染、零破坏,是一条生态铁路。

朝阳隧道总工程师王旭光:

" 为了这条隧道,我们的青春在这座大山里度过 "

" 这条隧道是全线地质情况最复杂的超大富水岩溶隧道,非常不容易。" 许为农建议记者一定要到朝阳隧道看看。

翻山越岭近 4 小时,记者终于来到了中铁十二局贵南高铁项目部。司机告诉记者,这里本没有路,是为了挖隧道才专门修的一条路。

朝阳隧道,全长 12734 米,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围岩占全隧 70% 以上,具有 135 处施工风险。该山体地下暗河、巨型溶洞溶腔纵横交错,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联通,地质环境极为复杂。

" 朝阳隧道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10 天就能排出一西湖的水。" 来自中铁十二局的王旭光说,更危险的是,隧道埋深超过 432 米。这就意味着,山体内的溶腔水,一旦在施工中被戳破,水体在巨大山体压力下能喷射 15 米远,中间夹杂的鹅卵石,会像子弹一样飞出来。

面对高压富水和岩溶地质难题,建设者们构建了 "2 横洞 +1 斜井 +2 平导 +1 通风竖井 +17 横通道 " 的隧道建设格局,通过构筑超过 1 万米的排水坑道,解决难题。

" 我们 2016 年底进场施工,直到 2022 年 5 月才贯通。" 王旭光说," 为了这条隧道,我们的青春在这座大山里度过。"

建设过程中,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贵南高铁的建设,前后有超过 10 万人次参与其中。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我们期待着,贵南高铁带来更多游客体验‘天然氧吧’,同时带着茶叶走出大山,帮助茶农增收致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级传承人孟荣芳说。

开通运营后,贵南高铁通过贵阳铁路枢纽与上海至昆明高铁、成都至贵阳高铁、重庆至贵阳高铁、贵阳至广州高铁等线路连接,通过南宁铁路枢纽与南宁至广州高铁,南宁至北海、防城港、崇左等北部湾城市群间的城际铁路相连。

山海相连,融入全国高铁网络,西南民族地区交通大动脉打通了。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