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康养水城 2023-09-04
水城区:山乡“丰景”好 农家日子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花香鸟语人勤春早,风和景明民乐年丰。在金色的季节,在丰收的大地上,在九月的水城,人们一边挥洒汗水,一边唱着秋天的歌。

近年来,六盘水市水城区着力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转型路、打创新牌,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纵深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水城区共种植长效特色产业 111 余万亩,其中猕猴桃 11.2 万亩、茶叶 10.2 万亩、刺梨 40.3 万亩、精品水果 15.73 万亩、核桃 32.6 万亩,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

车行水城,一路前行,风过处,锌硒茶香,茶业和茶事萦绕秀美山川,诗意与远方相融,茶斟半盏,茶香微醺,就可一处煮一壶时光。

在水城区茶叶基地,已进入秋茶采摘加工高峰期,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一株株茶树上已长出嫩绿新芽,青翠欲滴。茶农们正穿行在茶垄之间,手指在茶树间不停地翻飞,娴熟地将一个个嫩绿新芽采摘下来,放入身上的茶篓内,整个山间弥漫着茶叶的清香。

一杯富民茶,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份担当。水城区聚焦乡村振兴,在战略上把茶叶当成百姓富、生态美的好产业来培育,在战术上采取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方式,依托山地资源、谋求以茶富民、注重统分结合,把产业发展的效益更多留给茶农。惠及茶农 4 万多人,茶叶产量预计 200 吨左右,产值 2 亿元以上,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水城春茶园

当一片叶子随着清凉的秋风,从眼前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空中旋转起舞的时候,秋天的气息已被渲染的越来越浓烈。车继续前进,经过善泥波水电站,跨过北盘江对岸,满坡金黄的刺梨果子随风轻摇。

" 野钟乡来野钟乡,刺梨花开刺梨香,党建引领摇钱树,致富不忘党中央 ……" 刺梨丛中飘歌声,我们寻着歌声驱车走近,歌唱者是野钟村村民邓吉栋。

邓吉栋是一名有着近 50 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野钟村担任了 18 年村党支部书记,2008 年卸任后,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继续发挥余热。

2014 年,野钟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刺梨作为主要产业之一被推广,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

" 刚开始时,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有风险、不妥当。" 在大家都不愿意种刺梨的时候,邓吉栋第一个响应,做主把家中 8 亩土地全部种上刺梨。

" 村民思想不通,我作为一名党员,又当过村干部,就要站出来,起带头作用。" 邓吉栋的身体力行让不少村民也跟着种植刺梨,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山里人眼中酸涩的小野果,如今变成了致富 " 金果果 "。这几年,村民都看到了刺梨的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为了进一步宣传刺梨产业,邓吉栋创作了 10 首刺梨歌,村民们干活时都爱哼唱。

" 刺梨产业好处多,我种刺梨几大坡,青山绿水生态美,增收致富暖心窝。" 刺梨歌唱出了刺梨种植户的心声。

在野钟村,像邓吉栋一样,因地制宜发展刺梨产业受益的村民还有很多。野钟村立足实际,采取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红,同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田间地头摘得热火朝天,另一边的收购现场更是忙忙碌碌。一车又一车的刺梨陆续拉来,工作人员引导农户把采收的鲜果进行质检、过秤、装车,并签字确认。

△刺梨丰收

" 水城区地处乌蒙腹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于我们水城而言,选择了刺梨,就选择了未来。生于贫瘠之地,但蕴含丰富营养;浑身布满细刺,却速成市场宠儿;个头虽然不大,终成惠农法宝;没有婀娜之姿,反成就生态之美。" 水城区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目前,水城区的 40 万亩刺梨覆盖了 25 个乡镇,惠及农户 3.7 万户 16.2 万人,为全区的森林覆盖率贡献了 8.77 个百分点。据查证,刺梨和许多被人为干预的农作物不同,千百年来刺梨始终如一,基因不变、果性不改。维生素及单宁含量很高,特别是维生素 C 含量,在《贵阳民间药草》《贵州民间方药集》《重庆草药》《本草纲目拾遗》等中草药典籍中,用刺梨制成的中药配方也不胜枚举。

2018 年 3 月,水城拥有了关乎刺梨产业发展未来的 " 孵化器 " ——年产能达 12 万吨的初好刺梨加工厂。原本味道又酸又涩的刺梨,通过研发加工后,变成了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的原浆、含片、饮料、果脯、口服液、护肤品等商品,成为当下津津乐道的健康新产品,可谓 " 山沟凤凰 " 飞入 " 大雅之堂 "。

近年来,初好公司已注册 " 吉梨到 "" 云上刺力 "" 初好 "" 冰点 " 等品牌商标,取得自主专利近 30 项,已成功研发上市刺梨气泡水、刺梨原浆、SOD 口服液、吉梨到复配饮料、刺梨清嘴含片、刺梨速溶茶等多款产品。先后入选全省首批 "16+1" 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 千企改造 " 工程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刺梨加工

沿山路斗折蛇行,来到水城区米箩镇红心猕猴桃基地,近 4 万亩的红心猕猴桃陆续成熟,漫山藤架上挂满了饱满多汁的猕猴桃,阳光透过绿叶照在果实上,抬头可赏,伸手可摘,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在园里体验采摘的乐趣。而趁着天气晴好,园区果农和工人们也忙着采收猕猴桃,运至省内外进行销售。

" 平时忙于工作,难得和朋友一起结伴来到猕猴桃基地游玩,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还能亲自体验采摘鲜果劳作,很有趣。" 在果园,我们遇到来自六盘水市的于女士采摘了一筐猕猴桃,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熟透的猕猴桃有一股清甜的果香味,剥开来尝一口,果肉细腻,甜化心间。"

选果、称果、装箱 …… 位于米箩镇俄戛村螺丝组后寨的猕猴桃收购现场,村民们与收购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水城区米箩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猕猴桃产业推进过程中,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项目扶持、农户参与保底分红的 " 企业 + 村集体 + 基地 + 农户 " 运作模式。通过企业带动,采取土地、资金、资产、技术入股和 " 土地流转 + 固定分红 " 的方式,打造企业、农户、村集体利益共同体,促进了多方合作共赢。

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猕猴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该产业已成为水城区助农增收的支柱型产业。全区猕猴桃产业规模 11.2 万亩,覆盖 18 个乡镇、70 个行政村,3.73 万户 14.22 万人。解决 3200 余人固定就业,解决 1.6 万余人季节性就业,农户务工总收入超过 2.5 亿元。全区有 28 家企业获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46 家企业接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先后获得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 " 等 9 项 " 国字号 " 荣誉;产品品牌不断叫响,产品入选 " 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获 " 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证书 ",收获 "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 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 全国猕猴桃品鉴会金奖 " 等 10 余项展会和行业协会金奖。

△水城红心猕猴桃

站在乌蒙山间水畔极目远眺,奋力奔跑在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水城区,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类 " 政策礼包 " 加持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紧盯刺梨、猕猴桃、茶叶做好 " 土特产 " 文章,推进 " 一二三 " 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新的贡献。

李鸿

编辑 黄聪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叶子 美的 党中央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