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南京中学的开学典礼上,书记校长都说了啥?满怀嘱托和期待的寄语,哪一句最戳中你?一起来看。
南外党委书记刘前树:太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
△南京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刘前树 于露 摄
9 月 1 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校区启用仪式暨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举行。在讲话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刘前树提到,以前的南外很小很小,小到建筑面积不到新校区的三分之一,但她的目标很大很大;以前的南外很小很小,小到建不起一个标准跑道,但她的影响很大很大;以前的南外很小很小,小到站在一头就望得到另一头,但她的成绩很大很大。以其小,成其大。小的是物理空间,大的是每一代南外人被教育理想、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出的无限潜能。
现在的南外很大很大。随着南部新城校区的启用,南外已在学习空间和硬件设施上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校。南外的大发展,离不开跬步积累、小流壮大。以其大,更要重其小。在南部新城校区启用的今天,南外面对新的形势,从育人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改革领域入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细节,优化课程实施的每一小步,创新组织管理的每一小项,切实从 " 小 " 的方面,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赋能——小,终能成其大。
希望同学们能立大志,做小事。大志之中有立场、有情怀,小事之中有规矩、有态度。"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是做事的态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是生活的修养;" 铢积寸累,日就月将 ",这是学习的智慧。理想的实现,全在于今日每一节凝神静听的课、每一次认真完成的作业、每一次投入地锻炼、每一次真诚地交流、每一次严肃地思考。尽精微方能致广大,做好不起眼的小事,就能成就了不起的大事。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南外的规模,从小变大;南外的内涵,由小见大。我们会牢记使命,不负众望,在南部新城这片沃土上,不辍耕耘,不断创新,用热爱和专注开创南外更美好的明天!
金中河西分校校长穆耕森:时间与未来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穆耕森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穆耕森,在新学期开学典礼的特别时刻,和大家交流 " 时间与未来 " 的话题。时间,是万物的载体。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寻觅时间的意义、彰显人生的价值、走向美好的未来。
一、感悟时间
时间是最公平的,给任何人每天都是 24 小时。
如何做 " 时间的朋友 "?关键点在于信奉 " 长期主义 ",相信时间的累积、持续的坚持,就会创造时间的 " 复利 "。根据 " 一万小时定律 ",任何人要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都需要认真投入一万小时以上。所谓 " 水滴石穿 ",说的就是量变会带来质变,重复与积累可以成就卓越。
建立一套运用时间的价值体系,是一个人的重要能力,希望同学们珍惜在金中河西学习和生活的每一天,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二、约定未来
未来,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期许,是当下要素的自然延展。今年高考全国甲卷的作文题关注 " 技术、时间与人 " 的话题。这不禁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在时间里寻找生命的意义?如何在当下挖掘未来的价值?如何对 " 时间与未来 " 进行底层逻辑的澄明?
我想,正如我们今天开学典礼的主题 " 相聚河西,爱达未来 ",只有当下人与人的亲近,心与心的无止境相遇,才会汇聚爱的潮涌,抵达美好的未来。今天,我们畅谈时间,就是以对时间的思考,更好地畅想未来、规划人生。我们要把对人的关心与关怀、成全与成长作为学校的至上追求,坚守我们提出的 " 人本价值 " 和 " 未来生态 "。
今年对金中河西来说,是一个极具意义的年份:10 月份,我们将举办 20 周年校庆。穿越 20 年的芬芳、眺望无穷的远方,就让我们许下最美好的约定:" 金中河西,正青春、向未来!"
南京九中校长张翼飞:未来不会辜负此刻奋斗的你
△南京市第九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翼飞 施向辉 摄
9 月 1 日开学典礼现场,南京市第九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翼飞作题为《高中意味着什么》的分享。" 寻得你所热爱 "" 做最好的自己 " ——或许,这才是赋予高中更好意义的美好期待。
高中三年,体验艰辛中的焦虑、痛苦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心志,同样也是高中的意义所在。甚至,从人生的终极意义来看,要比 " 增长知识 " 和 " 服务高考 " 更有价值。
焦虑是可以有的,焦虑是因为你想做得更好,说明你追求高,说明你眼界高,说明你知识多。痛苦也是可能的,因为痛苦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才会痛苦,痛苦的人才有欲望去改造一切,痛苦才会因此深刻。" 它们难以避免,但它们也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耕种自己的土地,才能收获自己的玉米。在自己的土壤中耕种自己,需要时间。耐心一点,持续修炼。有时候难免会觉得努力没有用,但是如果把人生放到更长的角度去看,会有用的。就连太阳光照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你急什么呢?潜心磨好手中的剑,要相信,终有一天,未来不会辜负此刻奋斗的你。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辟出一线光明。
" 新学期,向同学们发出一个挑战吧——做时间的朋友,利用高中接下来的可用时间,来探索高中时代所能探索的一切。" 张翼飞说,意义从来不是一个已然存在的东西,它只是我们行动的结果。" 期待未来的你,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去到自己成长后最想到达的地方。"
雨花台中学校长赵光辉: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校长赵光辉
在开学典礼上,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校长赵光辉向老师们发出如下三个倡议:
一、以师德之光照学生精神明亮
师德师风建设固然需要制度约束、学习教育,甚至底线警戒,但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的认知自觉与行为自律。老师们,请相信: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我们怎么样,学生便怎么样;我们的教室怎么样,中国教育就怎么样。我们有了光明,教室就不再黑暗!我们有了光,学生的精神才能明亮。
二、以师能之力助学生山高水长
师能主要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必备能力,包括理论涵养、专业学养、教学素养等。真正的名师和有影响力的教师,从来都不是可以评选出来的,更不是靠荣誉堆出来的,都是有光的思想者和行动者,他们把教育当成 " 志业 ",重视分数但又超越分数,坚持探索与改变,勇于尝试和创新,以生命在场的姿态,为学生的精神发育、智力成长、人格成全提供适合的 " 营养品 "。
三、以师魂之心促学生星辰大海
师魂是一种真挚的情感、仁爱的情怀,是教师内心的道德律令和头顶仰望的星空,也是教师的精神支点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真诚地走进每一位学生,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接纳每一个孩子的独特,包容每个孩子的个性,用全部的爱心与智慧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动,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勇气;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把自由和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师生之间进行手的协作,脑的碰撞,情的交流,实现情感与精神的交融,享受教学相长的美妙,既绽放自己职业生涯的五彩斑斓,也成全了学生的星辰大海。
田高中党委书记舒智龙:做心灵舒展的奋进者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舒智龙
9 月 4 日,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开学典礼现场,校党委书记舒智龙通过当前网络热词 " 多巴胺 "" 内啡肽 ",勉励学子坚定初心,并为之持之以恒。
在新征程的伊始,我想与所有师生共勉,我希望每一位田高中人都是自然、舒展的人,每一位小田同学都能做心灵舒展的奋进者。
第一,心灵舒展要做到志存高远,涵养浩然正气
今天的短视频、游戏、综艺等带来的快乐多是多巴胺式的快乐,短暂,浅显,过量则会变成了一种消耗。而内啡肽式的快乐则是一种自驱式的,比如阅读和运动,比如围绕一个目标而奋斗并取得了成功。它们的影响会更加的持久、平和。过有高度和内涵的生活,这是我们对生命的明悟和尊重。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伴随时代的大河奔涌,我们需要坚定初心,并为之持之以恒。
第二,内心舒展是指以行动为旨归,不断丰富自我
载满货物的轮船才能经得起风浪。建构强大的内心世界,需要知识的填补,需要用行动来养护。
第三,心灵舒展要革除对未知的恐惧,积极拥抱事物的不确定性
把握现在就是把握未来,走好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一小步,于同学们而言,就是在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认识变化、适应变化。走出舒适区,在自己的 " 最近发展区 " 不断努力,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新知,这才是拥抱不确定性的唯一方式。
最后,心灵舒展的人要学会热爱生活,学会与周围的世界相处
热爱生活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近在眼前的,比如,坚持高效的跑操,每天大汗淋漓运动一小时,让身体产生更多的内啡肽激素,它们会转化成心灵的养料。又比如,迷茫时和父母、老师倾吐心声,倾诉是最简单有效的减压方式。
现代快报 + 记者 于露 黄艳 李楠
(图片除了标注外均为学校提供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