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 " 耕地中的大熊猫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 年 09 月 05 日 第 12 版)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毕家村春播现场。(来源:辽宁日报)
技术人员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白庙子乡一块花生地里指导地膜覆盖机械播种。(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在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一处晒场的玉米堆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里的稻田。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大力推广小冰麦加燕麦草 " 双季双优 " 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两茬,粮饲双收。郑智文、李晓明摄影报道
保墒作业
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一处农田中,拖拉机进行保墒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 松摄
免耕播种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食品原料基地,播种机进行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作业。本报记者 刘以晴摄
复合种植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河东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技术助力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应用无膜浅埋滴灌智能肥一体化技术,促进水肥高效使用。新华社发
分子育种
辽宁东亚现代种业研发中心研究人员进行分子育种样本检测。(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横贯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被誉为 " 耕地中的大熊猫 "。
去年 8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从国家层面首次就保护黑土地立法。
秸秆还田、粪肥养地、等高种植 …… 自 21 世纪初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正式立项推广以来,东北已形成多种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在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 — 2025 年)》《黑龙江省 " 十四五 " 黑土地保护规划》先后出台,将黑土地保护措施落实到地块;全面推行 " 田长制 ",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 "5+2" 七级田长的责任分工体系,确保黑土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吉林省着眼于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规模,3300 万亩任务已细化分解到县、乡、村。辽宁省今年提出在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 1300 万亩的基础上," 精耕细作 "500 万亩黑土地,建设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产能稳定的黑土地保护示范区。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今年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 1936.4 万亩,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 1920 万亩年度目标任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