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颜闽悦 记者 高达)日前,苏州一名 32 岁女性一天内连续三次心跳呼吸骤停,身体已无法维持自主循环,生命岌岌可危。苏州市立医院专家组为此立即启用体外膜氧合设备(ECMO)," 接管 " 患者心肺功能。ECMO 也不负众望,连续 36 小时 " 代班 ",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8 月 30 日,32 岁的孙女士(化姓)突发晕厥,被送至当地医院急诊时,已失去知觉。CT 检查发现,她体内有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急诊治疗后,患者病情一度趋稳。但不久后病情突然急速恶化,甚至连续三次心跳呼吸骤停,且每次间隔不到半小时,此时患者身体已无法维持自主循环。
救治形势严峻,收到援助信息后,苏州市立医院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会诊。据悉,急性肺栓塞是严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被称为肺动脉中的 " 隐形杀手 ",尽管急诊治疗后,血栓量较前减少,但患者心肌损害严重,肺动脉压力未能明显下降,导致心跳呼吸屡次骤停。专家组决定立即启用 ECMO," 接管 " 患者心肺功能,再将患者转运至苏州市立医院加强治疗。ECMO 的使用能让患者濒临崩溃的心肺得到充分 " 休养 "、维持生命体征,并为接下来的溶栓治疗争取时间。
事发当晚 9 点,苏州市立医院的 ECMO 仪器被送至当地医院,在患者体内置入血管通路后,ECMO 顺利运转。次日孙女士入住苏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此时她心肌能力微弱,病情依然危急。
为此,医护团队 24 小时严密监护,根据其病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在 ECMO 的帮助下,患者心肺持续 " 休眠 "36 小时,溶栓治疗也进展顺利。经过精确评估,结合患者恢复情况,专家组判研,患者心肺可以 " 返岗 "。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通过复查显示,孙女士病情稳定,神经功能正常,目前肾功能在持续好转中。(苏州市立医院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