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09-08
音乐之城 处处歌声 | 文昌桥下千人合唱成“顶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高云 / 文 韩伟 / 摄 / 视频拍摄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9 月 5 日傍晚,近千名市民在哈尔滨文昌桥下齐声合唱,气势恢宏。为他们伴奏的是文昌龙文吹奏乐团,乐手的平均年龄超过 60 岁。

这个在文昌桥下演出的乐团不卖门票,没有演奏厅,乐手们都是业余的,甚至水平也参差不齐,但乐器配置专业,有团长、指挥、首席、嘉宾歌手和一大群不离不弃的铁杆乐迷。每周二、四、六晚上,乐迷们会早早来到桥下打扫场地、摆放凳子,自觉围成大圈坐好,等待开场。

" 大桥乐团 " 声名远播

文艺爱好者自荐做嘉宾

" 我们文昌龙文吹奏乐团是民间乐团,最初是 2009 年三五个人在桥下玩乐器,后来不断有文艺爱好者加入,人越来越多。现在乐团有长号、小号、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和打击乐等乐手近 70 人,平均年龄 63 岁,年龄最大的已经 80 多岁了,基本上都是退休职工。演出是纯义务的,没有报酬,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作点贡献,我们高兴!" 团长刘君表示,每次演出会有 800 — 1000 名群众到场观看。曲目都是耳熟能详的歌曲,大家总会自发跟唱,后来就干脆设置了 " 大家唱 " 环节,由指挥带领全场合唱,《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律 · 长征》是最受欢迎的歌曲。

每到演出日,文昌桥下乐曲悠扬、掌声雷动," 大桥乐团 " 逐渐声名远播。很多哈尔滨的文艺爱好者自荐来做嘉宾,你来一段《智取威虎山》,我来一曲《小白杨》,桥下俨然成了 " 群众大舞台 "。乐手中藏龙卧虎,萨克斯手乔凤岐是知名女企业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音萨克斯已经 11 年。她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乐团中学习乐器二三十年的大爷、大妈比比皆是。" 大家热爱音乐,非常珍惜演出机会,乐迷们也对我们不离不弃,走哪儿跟哪儿。"

乐团的群文演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南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为他们购买了专业音响设备,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帮忙拉来了电源,现在演出场地有照明灯、调音台、演出横幅和指挥台,乐手们有统一的演出服装,在特定的日子会举行专场演出,比如八一建军节的军歌专场,现场反响就非常热烈。" 大桥乐团 " 如今是哈尔滨知名度最高、最受欢迎的群众演出团体之一,演出视频近一段时间在网络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甚至受到了新华社的关注,被乐迷笑称为 " 顶流老年乐团 "。

群众演出团体增多

诠释 " 音乐之城 " 魅力

坚持演出 14 年的 " 大桥乐团 " 是哈尔滨群众演出团体的缩影,像这样完全由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的音乐团体还有很多,松花江边的网红 " 阿姨非洲鼓团 "、组建 50 多年的 " 昌龙新兴鼓号队 ",这些民间演出团体宛如一颗颗明珠,在街头巷尾闪闪发光,诠释着哈尔滨的城市精神。作为联合国命名的 " 音乐之城 ",哈尔滨拥有厚重的音乐底蕴,歌剧、芭蕾、爵士乐传入超过百年,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在此诞生,群众热衷文艺,市民中藏龙卧虎。

诞生 60 多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 " 哈夏 "、世界的舞台、百姓的节日、音乐的盛典!举办之时,各国顶级艺术家会聚冰城,大街小巷处处欢歌,政府搭建大量群众舞台,每一个爱好文艺的市民都是这座城市大舞台的 " 主角 "。

2023 年第 36 届 " 哈夏 " 音乐会打造了市民音乐嘉年华、群众合唱歌会、舞动 " 哈夏 "、中央大街弦乐音乐会等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全市组织活动 3000 余场,参演人员超 2 万人,受众超百万人。作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街头音乐节已举办十一届。今夏,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歌声悠扬,笑语欢声不断。

出门即舞台、处处闻歌声。文艺、创新、积极向上的哈尔滨市民向全世界展现了 " 冰雪文化之都 " 和 " 宜居幸福之都 " 的美好。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