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叶勇 / 文 孙岩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9 月 9 日," 相约龙博 " 系列科普课之 " 瓷画龙江 " 课程正式亮相龙博 " 第二课堂 "。" 瓷画龙江 " 是省博物馆与哈尔滨龙之意象陶瓷艺术工作室围绕文物的历史故事,共同精心研发的创意教学课程。课程以 " 传历史记忆,展黑土风采 " 为主题,以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角,以陶瓷造型、陶瓷绘画、陶瓷镂空等视觉艺术表达为载体,由老师带领学生们开启文物与艺术的 " 碰撞 ",点燃青少年对博物馆的热情。
" 瓷画龙江 " 首期课程《有豕有家》围绕莺歌岭遗址出土文物陶猪展开。课堂上,省博物馆的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莺歌岭遗址中的重要发现,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展示古老的缝纫工具——骨针、谷物加工工具——石磨棒,以及打制石锄、磨制石斧、陶网坠等文物,以趣味问答的形式引出本次课程的主角——陶猪。随后,老师又带领大家仔细观察文物的特征,概括陶猪的特点,探讨人们为何要驯养野猪以及野猪到家猪的演变过程," 还原 " 几千年前这片黑土地上的生产生活风貌。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与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课程后半段是充满趣味的艺术创作环节。
" 相约龙博 " 系列科普课之 " 瓷画龙江 " 课程是省博物馆全新研发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在历史 " 可感知 ",文物 " 会说话 " 中,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新内容、新活力。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