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新同学!" 9 月 9 日,南京邮电大学迎来了 9000 多名 2023 级新生。迎新现场亮点多多,两名同名同姓的刘子昂同学几乎同时来到学院迎新点,2022 全国 " 最美大学生 " 戴正勤也来到了 " 梦中情校 " 报到。
△新生报到现场
科技赋能 " 芯 " 成长,他们开启新学涯
今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苏桐在南邮求学的第六年,也是他顺利通过硕博连读考核,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开启新生活的第一年。
苏桐说,得益于学校的培养和指导,他在打牢学科基础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培养了科研思维,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未来,他打算深耕生物传感领域,聚焦生物材料、体系和过程中的电子学问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 作为‘浦芯精英’专项计划录取的首批学生,我感到十分荣幸。"2023 级硕士研究生王浩楠正在浦口高新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新生报到点报到。据了解,今年 3 月,学校与南京市浦口区签约,共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把课堂设在园区,把企业难题作为科研课题,实现 " 集成电路工程 "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预计 5 年内输出至少千名硕士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为集成电路产业量身定制 " 芯人才 "。
△南邮国科大联培班首届学生邓明伟
今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 - 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班首次招生。作为南邮国科大联培班的首届学生,邓明伟即将开启研究生新生活," 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联培注重实践和互动,可以深入学习前沿科技知识,融入科技创新的氛围,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高考差 1 分,两个 " 刘子昂 " 几乎同时来报到
△应用技术学院 2023 级新生戴正勤
在应用技术学院报到现场,2022 全国 " 最美大学生 " 戴正勤完成了报到手续,她通过专转本考试成功考入南邮邮政管理专业。此前,戴正勤作为中国第 20 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中 4 名蓝盔女兵之一,出色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扫雷任务。
" 南邮一直是我的梦中情校,我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南邮‘深耕学堂’团队,这段经历坚定了我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也使我在对外文化交流时更加自信、更有底气。" 戴正勤期望,在未来的两年中夯实专业基础、锤炼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发挥退伍大学生作用,争当好榜样。
△理学院同名同姓的两位刘子昂同学
来自江苏省,入学理学院,同名同姓的两名刘子昂同学,几乎同时来到学院的迎新点报到。巧合的是,两位同学的高考分数只相差 1 分,来自南京的刘子昂就读于 " 江苏省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 ",来自徐州的刘子昂就读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 我们得知对方的时候,都感到很诧异,同名同姓同专业的小概率,没想到能发生在我们身上,非常惊喜,这应该就是缘分。" 两人希望可以在大学全面发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为梦想加 " 邮 ",学院为萌新梳理需做的 100 件小事
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迎新报到点前,新生们领到了学院精心准备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书和写着四年中需做的 100 件小事的册子。规划书整理总结了学院保研、考研、竞赛、就业等相关数据,帮助新生们用规划之手,拨开成长迷雾,为梦想加 " 邮 "。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迎新现场
" 这是同学们自己拍照、手绘、设计的拼图,这一套七种图案的拼图,结合了学校红色校史、地标建筑等元素。"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志愿者向新生介绍着,新生在动手拼图的同时,也了解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 拿过国家奖学金的学长,就是在这张书桌上学习的 !" 走进宿舍,新生们惊喜地发现了一颗颗 " 南邮星 "。这是学校 " 南邮星 " 闪耀计划的内容之一,在新生宿舍门口张贴宿舍近三年产生的优秀学子信息。学校首批展示 2000 多名 " 南邮星 ",是为了发挥优秀朋辈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将宿舍区打造成为 " 深挖掘、全覆盖、全周期 " 的育人空间。
" 看到生机盎然的绿萝,心情也更好了,期待和他们共同成长!"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每一名新生的书桌上,摆放了一盆绿萝," 希望大家在用心培育绿植的同时,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委委说。
通讯员 毕莹莹 殷梓钰 现代快报 + 记者 于露 学校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