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陈力
出品丨鳌头财经
全球最大的国际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屈臣氏又吃罚单。
近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上海屈臣氏 ")被罚 8 万元,原因是,其虚构夸大普通化妆品、食品功效。
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罚,屈臣氏在今年已经领取了多张罚单。
而黑猫投诉平台显示,1.27 万条投诉,指向屈臣氏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退款难等诸多问题。
曾经疯狂扩张的屈臣氏,也面临 " 关店潮 "。过去一年,屈臣氏中国区关店 343 家。
与之相关的是,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收入 88.84 亿港元,同比下降 8%。
虚假宣传再领罚单
屈臣氏再度被罚,原因是虚假宣传。
今年 8 月 25 日,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上海屈臣氏罚款 8 万元,责令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海屈臣氏存在两项违规行为。从 2022 年 9 月起,上海屈臣氏在 " 京东到家 " 网络电商平台上销售 " 屈臣氏烟酰胺保湿水 ",由公司市场部在销售页面上制作并发布了虚假宣传该国产非特殊用化妆品含有 " 美白 " 等功效的虚假广告,今年 2 月,该产品下架。
此外,2021 年 12 月 17 日,上海屈臣氏在 " 京东到家 " 网络电商平台上销售 "ISDG232 爽快酵素饮品(固体饮料)2 克 *7 支 ",由公司市场部在销售页面上制作并发布了该普通食品有 " 改善肠道功能 " 等保健功能,该产品于今年 5 月下架。经查,上述宣传为虚假宣传,其发布的广告为虚假广告。
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上海屈臣氏在网络电商平台从事化妆品销售活动,在销售页面上自行发布国产非特殊用化妆品宣传有特殊 " 美白 " 等特殊功效的虚假广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在网络电商平台发布普通食品宣传有保健功能的广告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构成虚假广告。
其实,因为虚假宣传被罚,屈臣氏并非首次。仅在今年 4 月,其就多次领受罚单。
从 2021 年 8 月开始,武汉屈臣氏在天猫平台屈臣氏官方旗舰店发布 " 屈臣氏韩国自然乐园纳益其尔芦荟舒缓保湿凝胶清爽温和滋润 300ml" 广告,使用了 "92% 芦荟原液成分 ""92% 芦荟胶 " 的广告用语。实际上,添加量仅为 0.414%。今年 4 月初,汉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武汉屈臣氏罚款 4263 元,责令改正。
与此同时,北京屈臣氏东城第四分店因经营未备案化妆品,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1.6 万元。
4 月 4 日,上海屈臣氏因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等表示不准确、不清楚,违反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3 万元。
10 天后,上海屈臣氏在分公司经营场所广告宣传牌及小程序活动页面中,未明示附赠商品数量,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 5 万元。
过万条投诉指向三大问题
虚假宣传频频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屈臣氏,遭受的投诉不断。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屈臣氏的投诉多达 1.27 万余条,主要指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产品质量、欺骗消费者、退款难。
今年 9 月 3 日,一网友称,在屈臣氏实体店买的珂润洗面奶有一股很强烈的刺鼻的酒精味。
8 月 30 日,网友称,在屈臣氏上海百联中环店购买的糖,已经过期了将近一年,电话官方永远没回复。
一网友反映买的一箱屈臣氏蒸馏水发臭。
不少网友投诉消费欺骗行为。
今年 7 月 27 日,一网友投诉称,屈臣氏小程序里面一直都有那个金币兑换的活动,兑换了东西但是一直未收到东西 。
7 月 13 日,屈臣氏发放 60-30 全场券优惠券全场无法使用。
另一方面,退款难也是投诉的重灾区。
值得一提的是,喧嚣一时的 1 分钱面膜事件,一度让屈臣氏也出现了舆情危机。去年初,屈臣氏在美团发起 1 分钱购买优惠活动,线上下单线下提货,但门店以缺货为由不予兑换。
转型艰难龙头地位面临挑战
屈臣氏称其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但如今这一地位面临挑战。
曾经,屈臣氏以开设门店方式在全球快速扩张,进入中国市场已有 34 年。
如今,在商业模式发生巨变的形势下,这一扩张模式受阻。
2022 年底,屈臣氏全球门店数量为 16142 家,较 2021 年底的 16398 家减少 256 家。其中,中国市场门店数量由 2021 年底的 4179 家减少至 3836 家,一年之间关掉了 343 家。今年 6 月底,中国市场门店数量为 3780 家,上半年又减少了 56 家。
与关店相对应的是,营业收入在下滑。
数据显示,2015 年,屈臣氏 1519.03 亿港元,同比下降 3%,中国市场门店可比零售下滑了 5.1%。2016 年,中国区门店 209 亿港元,同比下滑 4%。2017 年,中国区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 6.2%。2020 年,中国区门店销售额降至 199.84 亿港元,同比下降 19%。2022 年,屈臣氏全球营业收入 1696.45 亿港元,同比下滑 2%,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 143.09 亿港元,同比下滑 11%。其中,中国市场营业收入 175.79 亿港元,同比下降 23%,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10.9 亿港元,同比下降 59%。
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市场营业收入 88.84 亿港元,同比下降 8%。去年同期,屈臣氏中国市场销售额为 96.85 亿港元,同比下降 17%,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 17.6%。
屈臣氏是长江和记有限公司旗下屈臣氏集团以保健及美容为主的一个品牌,创建于 1828 年,1963 年成为李嘉诚名下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上述数据显示,2015 年以来,公司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增长基本停滞。
在电商崛起之时,屈臣氏也曾进行店铺升级、调整产品品类,开设线上云店,打造 "O+O" 模式等系列动作之后,并未见扭转其颓势。(内容来源:鳌头财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