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戎仁堂荣获江苏 " 最美教师 " 称号。从教 35 年来,他成立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承担江苏对口支援青海教育项目,开办青海海南民族班,为青海培育了 1000 多名学子,一大批学生考取知名高校,被当地政府和百姓誉为江苏教育援青的一张 " 金名片 "。
△ 戎仁堂和学生们合影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戎仁堂说:" 干一行专一行,择一事终一生,能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实现我的理想和价值,我觉得非常满足和幸福。"
他是学生口中的 " 校长老师 "
1988 年,戎仁堂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98 年,来到江宁高中任教。从事教育工作 35 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学校的负责人,但从未离开过课堂。
每天早上,戎仁堂都会站在江宁高中的教学楼门口迎接师生们到来。" 学生们称呼我‘校长老师’,可能我还是有点亲和力的吧。" 戎仁堂坚持给孩子们上课,上课时仍满怀激情。教学方面,他会通过深情的朗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这也是他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形成的 " 体验性语文 " 教学风格。
无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走上学校的管理岗位,戎仁堂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学生。学生司徒晨轩 9 岁因病截瘫,一直与轮椅为伴。在校期间,学校不仅免去她的学杂费,还专门安排了一间宿舍供她和照顾她的妈妈居住。2021 年高考,司徒晨轩如愿考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当她在为大学学费和住宿生活发愁时,戎仁堂不仅捐款资助,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和爱心校友,帮她解决实际困难。
打造江苏教育援青的 " 金名片 "
2011 年起,江宁高中正式承担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项目,在校内开办青海民族班,这也是江苏省内第一家承办 " 教育援青 " 项目班的学校。戎仁堂将其视为 " 校之大计 ",不仅探索青海班的教育方式,还关注青海班孩子们的方方面面。
戎仁堂积极谋划组建青海班管理团队,选聘有经验、有耐心的教师任教青海班,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支持办班。" 我们不断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听得懂,还要学得会。" 戎仁堂说。
代课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让青海班的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 " 爸爸 " 和 " 妈妈 "。2021 年考取清华大学的青海班学子谢学奕在接受采访时说:" 母校的校长和老师不仅教给我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懂得了感恩与担当。"
今年是青海班开办的第 12 年,学校已培育一千余名青海学子,一大批学生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
获评江苏 " 最美教师 "
当增拉毛是南京青海班的第一届毕业生,现已回到家乡青海,在玉树市第二民族中学担任地理教师。" 我希望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回报我的家乡,建设我的家乡,也特别感谢江苏、南京人民对我的培养,希望更多的学弟学妹回到家乡和我并肩战斗。" 据悉,今年青海班的毕业生报考师范和医学专业的特别多,他们立志振兴家乡的教育和医疗。
为庆祝第 39 个教师节,更好履行 "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 光荣使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决定授予戎仁堂江苏 " 最美教师 " 称号。
" ‘最美教师’的荣誉不只属于我,这是学校一代一代校长,一批一批老师共同去做才有的成绩。我代表的是江宁高中教师群体,当选‘最美教师’是江宁高中的荣耀。" 戎仁堂说,这份荣誉也更加激励全体教师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