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进程加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三电领域,中国企业中涌现出了部分全球性供应商,而在智能化领域,中国的全球性供应商还在群雄逐鹿的阶段。黑芝麻智能作为中国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未来发展的大潮中将如何成就全球化梦想?黑芝麻智能有什么秘诀能够俘获众多头部主机厂的认可?在与车云的专访中,黑芝麻智能 CMO 杨宇欣为我们详细讲述了他们对于国内国际市场差别的细致观察以及他们的全球化三步走战略。
以下为采访实录:
程里:为什么这一次要来参加慕尼黑车展?
杨宇欣:因为三年疫情,在疫情过程中,国内汽车产业经历了所谓 " 内卷 ",实现了快速迭代。所以,在疫情之后,这次中国的汽车产业第一次向全球亮相,我们希望把我们这些技术方案展现在全球的车企面前。告诉他们,未来的技术我们怎么看,我们未来有哪些合作机会。
程里:这次来感受怎么样?
杨宇欣:感受颇深,整个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变了。原来大家在展示自己的发动机等技术,但现在这些都被新能源技术所替代。我们看到,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是非常大的趋势,全球的巨头们也开始认识到这个发展趋势,也开始非常重视这个技术的演进。所以我们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看看这些全球的车企怎么看待未来的发展。我们也安排了很多跟客户交流的活动,希望从他们的这些思考中去获得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程里:主要是跟哪些客户有交流?
杨宇欣:有奔驰、宝马等,还有些头部的一级供应商,像博世等企业,我们都安排了会议。我们跟他们这些总部的技术人员、高层决策者去探讨未来的合作机会。这不光是面向中国,更多的是立足于中国,未来面向于全球市场。
程里:黑芝麻跟国内一些车企已经展开了合作,跟跨国公司,比如说欧洲车企,现在交流和合作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车企现在已经在谈或者已经有了合作?
杨宇欣:我们之前跟博世、法雷奥、马瑞利、采埃孚等等已经开始有了合作,国际的部分是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传统的汽车行业周期还是蛮长的,特别是全球领先的车企决定跟你的公司进行合作,需要有一个相对比较严谨的验证周期。我相信我们在未来一定有合作的机会。
程里:我们跟国内的合资公司合作和跟欧洲的车企合作,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对于黑芝麻来讲,在跟这两种不同的载体合作的时候会有哪些不同?
杨宇欣:我觉得工作方式还是有挺多不同的。比如说现在我们跟国内车企的合作是某种共创的过程,因为很多的技术也是第一次开始投入到市场中验证。我们要跟车企,包括国内的 Tier 1,紧密地在一起,共同去进行一些技术的攻关,而国外的车企流程体系是相当严格和严谨的。所以,跟国际车企、一级供应商合作,还是要把我们的组织和技术能力去跟他们的现有交付流程去匹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程里:类似黑芝麻等中国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和国际的比如像英伟达这些跨国的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相比,在面对欧美市场客户时,优势是什么?
杨宇欣:这个问题特别好。我觉得,首先一个优势是,中国市场技术迭代非常快,我们的技术是在中国这种技术迭代速度下逐渐演进的。比如说我们这次展示的,今年发布的武当系列跨域融合芯片,它是全球第一款把 3 到 4 个智能汽车域的功能集中在一起的芯片。我们在跟国际的客户交流过程中,大家对这个产品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他们可能在规划中未来 3 到 5 年要去看的产品,但中国其实可能明年就开始有实际的落地项目去推进了。所以这其实是我们的一个优势。第二是,中国的车企需要供应商有更强的技术支持能力,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培养出非常灵活的商业模式,以及非常紧密的技术支持能力。我觉得这个也是跟这些国际大厂相比,我们的一些优势。我们就是快,我们就是灵活。
程里:我们的不足是什么?
杨宇欣:我们的不足是面对全球不同的汽车市场的标准体系,应对能力不足,这是需要时间去建立的。确实,我们现在能够满足中国市场,但是其他市场有很多不同的地域特色的汽车技术标准,以及它的交付体系,这个也是需要我们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第一步,跟中国车企做中国市场;第二步,跟中国车企做国际市场,同时跟国际车企做中国市场;第三步,我们可能才真正把这个能力建立起来,可以跟国际车厂做国际市场。所以这是我们的 " 几步 ",是逐步积累我们的能力,然后把我们逐渐变得能够像我们自己定位那样,变成一个全球化的公司。
程里:在三电领域,中国的供应商已经部分崛起了。而在智能化方向,中国的全球性供应商还没有显现出来。你觉得这块业务的空间大吗?
杨宇欣:我觉得空间非常大。我把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智能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成两个阶段。2010 年到 2020 年,中国主要在三电系统培养出了全球领先的企业,从 2020 年开始到 2030 年,我们认为,这个十年其实是中国智能化发展的大机会。我们看未来其实要去研究历史,全世界的各个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不是某个环节的发展,而是全产业链的发展。燃油车时代,我们国内车企用的是在欧美日培养出来的全球化的供应商。我们认为,中国现在智能化走在全球的前面,所以它一定是中国车企和以中国车企为代表的整个中国企业产业链的共同崛起。这才是能够让中国车企一直保持技术领先、保持快速技术迭代的一个基础。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觉得中国的智能化不光是芯片,还有很多相关环节上面的软件公司、硬件公司都有机会伴随着中国车企的崛起一起崛起。
程里:黑芝麻 2016 年成立,到 2023 年进入了一个相当关键的时间节点。你觉得到这个节点上,黑芝麻的核心积累是什么?
杨宇欣:从创业初期到现在,我们一直秉持着技术创新,我们发布的每一代芯片都是中国第一颗这种类型的芯片,包括我们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跨域融合芯片。我们充分去预判市场,并且跟客户保持非常紧密地沟通,然后再把客户对未来的设想通过我们的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芯片产品,这个是我们一直在践行的路。
程里:你觉得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下一步要往更高远的方向走的话,核心挑战是什么?
杨宇欣:核心挑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如何去持续这种创新能力,这是第一。第二就是,我们如何去更好地应对面向不同客户的需求。我们现在的客户基本上覆盖了国内大部分头部的主机厂,我们要去通过技术创新,通过整体的解决方案能力去给客户的不同车型带来差异化的竞争点。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挺大的挑战,但是我觉得,就像刚才我们讲的,大家很幸运在这个时代能够往前走。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