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焦点访谈》聚焦河南长垣的 3 个烂尾项目引发热议。2016 年,该地申请多个项目进行保障房配套建设,其中有 3 个项目中央拨出预算内资金合计约 4000 万元,7 年过去全部烂尾。
其一,花了 466 万元的立体车库建好了后,七年未投入使用,小区依旧停车难。小区物业经理给出的理由是车库后续检验费用高,业主不愿意买单。
其二,中央拨款 1800 万元的配套幼儿园压根没建起来,用两间本已建好的门面房充当 " 卫生室 "。拨下来的 1800 万,实际上只给企业 600 万,剩下的钱据棚户区改造办公室主任称 " 统筹到政府资金里了 "。
其三,中央拨付 1700 万元修路,修了六年仍是 " 断头路 "。据当地发改委城镇发展科科长称,因受拆迁问题没法建完。
虽然各方给出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不难看出这些烂尾项目的一些共性:前期缺乏充分调研和合理规划,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没有充分论证;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跟踪和监管;项目交付后未有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履行验收职责。
民生工程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的 " 民心工程 ",不是为建而建的 " 政绩工程 "。保障房业主停车难,中央财政拨下资金建车库,结果建出了一天都不能用的车库,最后还怪 " 业主不买单 "。这番操作哪里是 " 民心工程 ",简直让人寒心。而此项目中唯一受益人——车库的承建企业奥起实业,以每个车位近 4 万的价格中的标,比市场价 2 万元贵了近一倍。凭什么要给中标企业这么大的利润,其中是否有利益输送,值得一查。
财政资金不是 " 唐僧肉 ",民生工程不是 " 油水工程 "。民生项目中,从立项到验收的每个环节应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完成时限和工程质量。如果从头到尾看不到具体的责任人,遇到问题都互相推诿,何谈 " 为人民服务 " 的责任心?所以相关部门要对烂尾工程负责,相关部门的责任也要落实到人。
民生工程的落地落实及后续运营等工作,要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让项目运营能够保持公平、公开、公正、透明。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然要花得让人民满意。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荼白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