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魂剑魄妄自怜,醉向诗苑觅海天 ……" 一开嗓,便已惊艳四座。法国时间 9 月 13 日下午,新编古装昆剧《伯龙夜品》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亮相,婉转的唱腔、悠扬的琴音,让法国民众沉浸在中国昆曲的魅力之中,一同 " 遇 · 鉴 " 文明。
" 全透明 " 昆曲演出,一呼一吸都能感受
现场,方桌立于舞台之上,四名演员分别扮演不同行当,展示了昆曲中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的独特魅力。他们在观众席上穿梭,围绕庭院与露台,以极近的距离,在观众视野展现昆曲魅力。
《伯龙夜品》根据明代著名戏剧家梁伯龙生平往事创作而成。梁伯龙精诗词,通音律,是第一个运用新的昆腔写出传奇剧本之人。因此,《伯龙夜品》可以说是还原了昆曲的 " 第一人 " 和 " 第一戏 "。该剧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梁伯龙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及其对历史、人生、艺术、现实的思索呈现在舞台上。该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和玉山胜境联合创排演出,特邀著名编剧张弘撰写剧本,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担任复排导演,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四代青年名家杨阳、徐思佳、孙晶、钱伟等主演。
" 这是我第一次听昆曲,真的非常震撼!观众可以近距离地看到演员的表演和身段,能够深刻地体验到戏剧的魅力。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能够打破中西方的文化交流隔阂,领略东方文化的魅力。" 对于第一次接触昆曲的观众来说,这样的体验无疑是非常震撼的。来自巴黎第一先贤祠 - 索邦大学的副教授 Jean Michel Tobelem 激动地分享感受。
而围观的观众中,有为昆曲之美感叹的,也有迫切想知道剧情,求翻译的。该剧梁伯龙扮演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优秀青年名家杨阳说,这场演出很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 " 全透明 " 的演出,台前幕后的装扮、演出、抢妆、乐队伴奏等,都是在一个空间完成的,观众都能看到。
" 观众能够近距离、全方位地感受昆曲演出的过程,可以知道一个角色是如何变为另一角色的。" 杨阳说,所以既像是演出又像是生活,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所有人更好地了解昆曲,感受中国昆曲魅力。
文明遇 · 鉴,博物馆与昆曲联动
随着欧洲遗产日的临近,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 " 文明遇 • 鉴:中国昆曲江苏周 " 中的首场剧目演出,昆剧《伯龙夜品》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上演,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
" 昆曲是最优雅的文学与最精致的艺术的结合,是殿堂级的艺术,它是活着的文物与历史。但对昆曲最好的保护不是陈列于博物馆中,而是在舞台上演出。因此,这次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做这样一场沉浸式《伯龙夜品》的演出,有着历史与艺术价值上的双重意义。" 在《伯龙夜品》演出前的导赏中,柯军如是说。
柯军表示,昆曲与法国心气相通、情愫相连,希望通过此次对外交流活动,推动两国之间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相信我们最古老的昆曲和最优雅的法国巴黎,一定能够碰撞出很好的旋律。"
而让这次众多演职人员感到自豪的是,中国昆曲在法国巴黎的精彩展示,不仅是将昆曲的美好带给当地人民,更是文化与文化的相互交流。" 我们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上演昆曲,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明代家具、服饰等,而昆曲也是在中国明代所流行,一静一动,相互呼应。" 杨阳说,他曾演出去过英国、瑞士、美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而中国的昆曲总是能让当地人眼前一亮,吸引他们继续了解昆曲。这让他看到文化的相通性与交流性,也感受到这门古老艺术的生命力。
本场演出之后,由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施夏明分饰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南昆版《牡丹亭》将于当地时间 9 月 14 日、15 日晚在巴黎蕾博拉剧院上演。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 文 郑芮 / 视频制作
(图片来源: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