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9-15
快快评 | 某校“人脸识别系统”当立即叫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在校内安装 " 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并向学生收取每年 100 元的服务费一事引发舆论关注。梅江区教育局最新通报称,经调查," 人脸识别系统 " 由相关公司提供付费服务,该公司宣传单表述不清,学校相关沟通工作不力,造成部分家长误解。经查,该校学生无论是否交费购买服务均可正常进出校园、宿舍,不存在无法进出的情况。

不管是 " 表述不清 ",还是 " 沟通不力 ",对于梅江区联合中学部分家长来说,不再为花钱让孩子被 " 人脸识别系统 " 服务而焦虑了。

根据通报, 目前自愿购买的学生家长约 4 成。这些家长,有多少是 " 被自愿 ",不得而知。不过,仍有 4 成学生家长为校方 " 人脸识别系统 " 买单,看起来多少有些可悲和无奈。根据通报,梅江区联合中学安装 " 人脸识别系统 ",本意在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运用智能化模式进行日常管理,并无不妥。不过,任何先进的手段和方式,都应当在合法范畴内,不能作为营利手段,对学生收取 " 人头费 "。

关键在于,一所中学是否有必要安装 " 人脸识别系统 "?

我国法律对采集个人信息有明确的限制。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其中还要求 " 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此外,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一点,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

以此来看,法律法规对采集个人信息,遵循的是 " 必要 " 和 " 知情 " 原则,对于采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更显严苛——还需要监护人同意,目的就是对未成年人给予最大限度保护。对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更要遵循必要性原则。即只有在其他方式无法实现目的情况下,才能选择人脸识别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小学校园并没有广泛运用。

对于该校安装 " 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有几点疑问。第一,中学校园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是否有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之嫌?第二,若学生未满 14 周岁,学校采集人脸信息,是否获得孩子父母或监护人同意?第三,学校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由第三方公司开发管理,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证?第四,服务费收取依据何在,能否公开运营成本?

显然,该校此举与法律条款相悖,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也无法保障。出于审慎原则,应当对相关 " 人脸识别系统 " 立即叫停。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

相关标签

人脸识别系统 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技术 中小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