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制造的汽车品质越来越好,性价比较高,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由此带来汽车出口迅猛增长。
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 200 万辆,2022 年突破 300 万辆,出口数量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对于这一成绩,国内一些官员和媒体,在许多场合都大肆宣传。汽车出口第一是事实,但是过度渲染则带来一些副作用。
欧盟开始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出口
过去许多年,中国汽车主要是燃油车,出口市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开始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相关统计,2022 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达到 27.5 万辆(90% 以上是电动汽车),市占率 10.6%。今年上半年,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 141.9 万辆,其中中国电动汽车 35 万辆,市占率达到 25%。
今年 8 月 17 日结束公示,将于 2024 年 2 月 18 日起实施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也称欧盟新电池法), 对中国动力电池出口欧洲带来一定挑战,加大了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难度,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壁垒。
今年 9 月 13 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冯德莱恩表示: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而且国家巨额补贴人为地压低了其价格,这正在扭曲欧盟市场。所以,欧委会要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9 月 14 日,商务部回应称,中方对欧盟这一措施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 " 公平竞争 " 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汽车出口占比不高任重道远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衡量汽车强国的标准是什么?原工信部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认为,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要有跻身世界前十的汽车企业。二是要有核心关键技术,能对汽车工业发展实现引领和带动。三是要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实事求是地看,与欧洲和日本等汽车出口大国相比,中国汽车出口比例还是相当低的。中国虽然已经连续 14 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主要是国内生产国内消费,是典型的自产自销。即使在出口超过 300 万辆的 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也只有 11.58%,其中还有部分是外国品牌在中国生产的汽车。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22 年本土汽车产量 783.55 万辆,国内销售 420 万辆,出口 363.55 万辆,出口占比为 46.39%。
德国是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2022 年本土汽车产量 368.78 万辆,国内销售 265 万辆汽车,出口 103.78 万辆,出口占比 28%。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产销国,2022 年本土汽车产量 1006 万辆,总销量 1386.7 万辆,是汽车纯进口国。
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中,国内生产的特斯拉,福特和通用等外国品牌占比将近 20%。新能源汽车出口中,仅特斯拉一个品牌就占了 36% 的份额。
我们所说的汽车出口数据,仅仅是国内生产的汽车,欧美日韩等国的跨国汽车公司,在国外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车辆,远远大于国内产销。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外生产的汽车,与跨国汽车公司相比,数量少得可怜。
日本丰田汽车是 2022 年全球销量冠军,销量超过 1000 万辆,日本本土销量只有 124.7 万辆,其余销量遍布全球。 2022 年丰田在华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和进口汽车,销量达 194 万辆,是日本本土销量的 155.6%。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2022 年全球销量 830 万辆,德国本土销量 102.96 万辆,占比仅为 12.4%。87.6% 的销量在德国之外的国家。2022 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销量达到 318.5 万辆,占比 38%。
汽车强国的三个标志中,第二个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但是在进入世界汽车企业十强,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砥砺前行。至于汽车出口世界第一的说法,还是不要过度渲染为宜。(完)
(本文同步刊发至中国汽车趋势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