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街头走一走,你会随时 " 偶遇 " 一位老先生。中山陵音乐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体育学院内建筑群 …… 许多地标性建筑,都是由他主持设计。他就是建筑界的一代宗师杨廷宝先生。
9 月 16 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全国科普日特别活动 " 杨廷宝的南京城 City walk",根据《一位建筑师,半座南京城——寻迹杨廷宝》一书,走访了 16 处由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的民国建筑。
△ 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
民国建筑与鸡鸣寺古建筑交相辉映
南京鸡笼山脚下,北京东路 39 号,现在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所在地。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总办事处就位于此,这三座建筑都是杨廷宝设计的,建于 20 世纪 30 年代。
△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胡占芳为大家讲解
" 这是一个多重历史信息叠加的场所。它背靠鸡笼山,毗邻鸡鸣寺。在这个建筑群中,‘总办事处’在最前方,紧邻北京东路。第二栋建筑,历史语言研究所,也是里面规模最大的一座。我们沿着斜坡上去,就是地质研究所。它们依山就势,整体沿着一条轴线布局。" 行进中,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胡占芳沿途为大家展开讲解。
在这个大院里,学术大师云集、科技群星闪耀。地质研究所是这个建筑群落里最先建成的。1932 年到 1937 年,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地质研究所创所所长李四光曾在这座楼里主持过工作。" 地质研究所坐落在一个高地上,它要跟背后的鸡鸣寺建筑群有一个和谐的关系,所以,大家看到,它采用的是蓝色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历史语言研究所则采用了绿色琉璃瓦的歇山顶。" 胡占芳介绍。
△ 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旧址
在杨廷宝先生的精心设计下,中西方建筑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绝妙地融合,新颖开放,又不失古典气质。" 为什么屋顶有那么多‘神兽’?" 行进中,大家边走边讨论。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的屋顶正在修缮中,屋顶脊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走兽的数量,是根据建筑的体量、等级确定的。地质研究所有 5 个,总办事处建筑上更多一些,8 个。" 胡占芳说,这些 " 神兽 " 都是有寓意的," 如果大家去故宫会发现,太和殿上最多,有 11 个。天安门上也有。"
中山东路、紫金山麓,杨廷宝作品点缀南京城
沿着北京东路、太平北路,一路向南再向东,便是中山东路。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东部战区档案馆,都是杨廷宝主持设计的。在南京博物院最初设计、建造阶段,杨廷宝的图案获三等奖。
△ 中山陵音乐台
沿着中山东路一路向东,出了中山门,便是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中山陵音乐台、孙科公馆都是出自杨廷宝先生的 " 手笔 "。中山陵音乐台至今仍是游客们热衷的网红打卡点。
△ 南京体育学院
紫金山麓,灵谷寺路上的南京体育学院,一条幽深的林荫大道被称为 " 世界冠军之路 "。学校里,正在军训的学生们身着迷彩服,有的行色匆匆,有的谈笑风生。他们脚下的路,有许多世界冠军曾经走过。而他们身边凝结成风景的建筑,曾经是民国时中央体育场,田径赛场、国术场、篮球场、游泳池等保存至今。
" 一位建筑师,半座南京城。" 杨廷宝从 1927 年起从事建筑设计,在 55 年从业生涯中,有案可查的建筑设计项目多达 120 项。其中,有超过半数(67 项)建筑是为南京而设计的。除少数项目因故未建或已毁外,绝大多数杨廷宝建筑至今仍耸立在南京大街小巷,掩映在梧桐林荫之中。现存南京杨廷宝建筑又有近一半(33 项)传世杰作,作为珍贵的建筑遗产,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附:" 杨廷宝的南京城 "City walk 路线
北京东路 39 号(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中山东路(原中央医院、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原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等)——灵谷寺路 8 号(原中央体育场田径赛场、国术场、篮球场、游泳场等)——中山陵音乐台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 文 赵杰 钱念秋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