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9-18
不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兰州市纵深推进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提质增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现场会 9 月 14 日在兰州新区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在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破题,不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 " 一核三带 " 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我市坚决扛起 " 先发力、带好头 " 的职责使命,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坚持高位推进、全域谋划,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市发展改革委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建工作专班,制发实施方案,建立项目清单,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全力推进兰西城市群项目建设

按照《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行动方案 > 的通知》要求," 十四五 " 期间,我市重点实施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土保持和生态提升、未利用地生态治理增效、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等 6 大行动,兰西城市群(兰州)生态建设谋划实施项目共 40 个(省级项目 15 个、市级项目 25 个),切实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黄河干流(兰州)段生态廊道全面贯通提质,黄河主要支流绿道绿网更加完善,山地、水田、路网、城市、乡村之间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格局基本形成。

为了积极推进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项目建设,我市强化项目支撑带动,牢固树立 " 项目为王 " 的理念,以项目 " 双进 " 为主引擎,严格落实 " 包抓联 "" 六必访 " 工作机制,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省市在库项目建设。目前省级 15 个项目已开工 14 个、完成投资 24.49 亿元,已建成宛川河生态湿地建设等 3 个项目;市级 25 个项目已开工 14 个、完成投资 13.08 亿元,已建成榆中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6 个项目,其余省市项目均在积极推进中。

加强政策资金争取,主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和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白塔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纳入国家 EOD 项目库,争取北拓片区未利用地生态综合治理列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组织项目融资对接会,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争取各类资金支持 35.23 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和中央财政资金 17 亿元、省级资金 1.39 亿元、专项债 2.06 亿元、政策性融资贷款 14.78 亿元。

与此同时,推进生态协同共建,我市充分发挥兰西城市群中心城市作用,聚力推进区域生态共建共享,成功举办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高峰论坛,发布《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兰州宣言》,与西宁、白银等 9 市州签署《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与海东市签署《共建兰西城市群生态联防联治专项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跨区域生态工程,合力共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建立全市投资项目包抓机制,将兰西城市群兰州生态建设项目作为包抓重点,实行全周期严格把控,全面开展跟踪服务,深入项目一线,现场调研督导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堵点、卡点、难点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切实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推进中,我市集中实施了安宁城关北拓片区未利用地生态综合治理和土地整理工程、兰州市南北两山 " 省门第一道 " 水利基础配套工程维修改造及绿化项目、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兰州市城区(城关区、七里河区)雨污水管道分流工程、榆中县黄河流域宛川河金崖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等省列重点项目。

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现场会期间,还调研观摩了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是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省级重点项目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入库项目。

" 这个项目治理范围起于交汇处向上 500 米、谷丰渠的渠首,终点位于城区最东边团结大桥下,总长 8 公里,这一段原来左边护岸缺失,防洪防灾压力大,周边农田大量被淹,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态环境差。" 红古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正明说,2021 年他们以生态修复治理为牵引,高标准谋划实施了这个项目。项目旨在建设兰州向西的 " 自然客厅 " 和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的 " 绿色门户 ",打造黄河上游生态治理的典范。

黄河之滨也很美。我市着力打造黄河百里风情线,实施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治理河段总长 54.1 公里,黄河兰州段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河道健身步道 28.9 公里,多效修复治理河道内湿地 150 公顷,对核心区 20 公里公共绿地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总面积达 90 公顷,努力打造黄河生态为民的 " 黄河福道 ",不断擦亮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的城市新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聚焦两山生态修复,扎实推进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城区面山区域及 " 省门第一道 " 沿线可视范围内受损山体陡峭坡、盐碱坡治理,完成陡坡治理 138 处 47.6 公顷,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到 62 万亩,建成森林公园 20 多处,各类休闲场所 80 多处,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两山生态景观廊道,筑牢了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与此同时,兰州城区雨污水管道分流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中,该项目主要对 37 条路段(点位)相应雨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共计 71.6 公里。该项目是保障城市防洪和排涝功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 ……

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是我市推进兰西城市群兰州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擦亮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目前,我市新增黄河干流生态廊道治理 53.9 公里,建成湟水河、庄浪河、祖厉河、宛川河、洮河、渭河等主要支流生态廊道治理 37.6 公里,累计新增绿化面积约 37.7 平方公里、退化林修复面积约 45.5 平方公里,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 342.13 平方公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贯彻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暨工作推进现场会会议精神,坚持全局思维、系统观念,以 " 项目重塑、流程再造 " 的理念,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准确把握生态建设政策风口,完善优化省级项目库,继续高水平谋划实施一批关键产业、新基建、生态文明和民生保障领域重点生态项目,运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争资金、全量保要素、跟踪抓考评,持续推进我市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强省会根基,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吕胜军

一审丨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相关标签

黄河 兰州 甘肃 生态环境 省政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