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工作部署,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包括无锡在内的 43 个城市开展为期 4 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聚焦盘活存量土地探索创新政策举措,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出台背景
深入贯彻落实全面节约战略
落实中央积极稳步推进
城中村改造决策部署
《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和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决策部署。
其中,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以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以政策创新为支撑,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效益好、改造难度小的项目逐步消化,原有政策红利逐步减弱,面临规划难统筹、资金难筹措、收益分配难协调、历史遗留问题难处理等问题。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有利于探索创新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政策机制,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大幅提高利用存量用地的比重,明显降低单位 GDP 地耗,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政策亮点
支持试点城市重点
从四方面探索创新
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通知》围绕盘活利用存量用地,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支持试点城市重点从四个方面探索创新:
在规划统筹方面,强化规划统领,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引导有序实施;
在收储支撑方面,完善收储机制,拓展收储资金渠道,完善征收补偿办法;
在政策激励方面,探索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完善土地供应方式、优化地价政策工具、完善收益分享机制、健全存量资源转换利用机制;
在基础保障方面,严格调查认定和上图入库、做好不动产确权登记、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用地等问题。
路径引领
在 " 局部试点、全面探索
封闭运行、结果可控 "
的前提下探索创新
《通知》明确,试点城市要在坚持 " 局部试点、全面探索、封闭运行、结果可控 " 的前提下,探索创新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政策机制。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在空间统筹、结构优化、资金平衡、组织推动等方面的作用,坚持公平公开、" 净地 " 供应,充分调动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坚持把盘活的城乡空间资源更多地用于民生所需和实体经济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障产业项目落地和转型升级。健全平等协商机制,完善收益分享机制,充分尊重权利人意愿,妥善处理群众诉求,促进改造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试点目标
通过探索创新实现三项工作目标
按照《通知》要求,试点城市通过探索创新实现三项工作目标:
一是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促进国土空间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功能更完善、设施更完备;
二是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大幅提高利用存量用地的比重和新上工业项目的容积率,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明显降低单位 GDP 建设用地使用面积;
三是建立可复制推广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为促进城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制度保障。
来源:无锡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