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9-19
加快创建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南京制定出台“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19 日,南京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 — 2025 年)》(" 人才强市 25 条 ")及 " 重点产业人才 7 策 " 两项人才新政。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等相关负责人对新政进行解读并答记者问。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可达 450 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 10%

近年来,南京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出 " 紫金山英才计划 " 等系列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事业支持和服务环境,人才集聚度、贡献度显著提升,2022 年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城市第 6。

南京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新年在会上介绍,为加快创建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进一步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南京市制定推出 " 人才强市 25 条 " 和 " 重点产业人才 7 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人才强市 25 条 " 提出了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人才合作开发提质、人才服务生态提升等 " 五大行动 "。" 重点产业人才 7 策 " 从引才用才、配套机制、生活服务等方面,为产业人才集聚提供支撑。

政策突出整体布局。紧扣国家、省里交给南京的战略任务,坚持全域视野和大人才观,面向在宁高校院所、重大创新平台、国防科工单位、科技领军企业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推进校地人才发展通盘考虑,构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人才工作格局。锚定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打造科技创新 " 主力军 ",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人才新政勾勒了南京人才发展的蓝图:到 2025 年的工作目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可达 450 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 10%,累计新增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5000 人,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 1.5 万人,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超 100 个,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率先建成人才高峰,打造一批人才集聚度高、富有南京特色的人才社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和人才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政策措施

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 …… 南京将实施五大行动

南京将实施哪些政策措施?张新年介绍,主要是五大行动。

人才支持计划提优行动,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南京发展需要,提出战略科技领军人才攀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汇聚、中青年拔尖人才树培、卓越工程师培育、"U35" 强基等五大工程,形成高端引领、梯次衔接的支持体系。比如,面向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制高点,联合在宁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引进顶尖人才,给予 300 万元安家补贴和 1000 万至 2000 万元支持,综合资助最高 1 亿元。

人才创新载体提能行动,着眼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承载能力,提出规划建设人才集聚平台核心区、高水平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重大创新平台、高水平平台型新型研发机构等举措。比如,设立 60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宁高校院所一流学科发展,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产才融合发展提速行动,着眼增强人才引领发展效能,推动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加速集聚,提出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人才技术攻关支持、省产研院改革引领、金融助推人才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举措。比如,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贡献的企业,给予核心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5 万元— 10 万元专项奖励。在现有 5.5 亿元紫金山英才基金基础上,新设人才创新双向赋能基金 20 亿元、重点产业人才基金 5 亿元。

人才合作开发提质行动,着眼自主培养与大力引进相结合,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法,提出支持用人主体发挥作用、积极有效引进人才、国际人才合作开发、都市圈人才共建共享等举措。比如,扩面实施高层次人才科技贡献奖励,对在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工资薪金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给予个人最高 20 万元奖励;给予引才用才示范单位最高 50 万元奖励。

人才服务生态提升行动,着眼全方位生活服务需求,提出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完善 " 一揽子 " 服务保障、提高人才工作数字化水平等措施,积极营造近悦远来、富有竞争力的人才生态。

现代快报 + 记者 是钟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高霞)

相关标签

南京 重点产业 高峰 高层次人才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