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9-20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江苏着力打造“1650”产业发展等六大体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0 日,江苏省政府召开 " 以学促干、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 "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 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介绍了制造强省情况。今年上半年,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3%,高于全国、好于周边,特别是新三样出口增长 29.6%、总量居全国首位。下一步,江苏将着力打造 "1650" 产业发展体系等六大体系。

△ 发布会现场

上半年江苏 " 新三样 " 出口总量居全国首位

池宇介绍,前期,江苏围绕什么是制造强省、建设什么样的制造强省、怎样建设制造强省,系统提出了制造强国重要支柱、先进制造战略重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三大战略定位,聚焦 2025 年、2030 年、2035 年三个时间节点,部署实施集群筑峰、创新强基、高端跃升、智能升级、绿色转型、壮企强企、布局优化、治理创优 8 大行动,全面建设质量效益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今年 6 月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

方案实施以来,省领导每月专题调度、省委常委会按季度听取汇报,省工信厅牵头会同 13 个设区市和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联动推进机制,全力推动 27 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上半年,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3%,高于全国、好于周边,特别是 " 新三样 "(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 29.6%、总量居全国首位。1 月至 8 月工业开票增长 2.5%,工业用电量增长 6.3%,工业 " 压舱石 " 作用进一步显现。

△ 池宇

打造 "1650" 产业发展体系

江苏如何发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池宇表示,下一步,将做强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要持续抓好六个方面、打造六大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实支撑。

着力打造 "1650" 产业发展体系。坚持把 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 50 条产业链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总抓手,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持续巩固全省产业优势。一是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制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的若干措施,组织 10 个国家级集群牵头和协同地区 " 一群一策 " 编制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世界级 - 国家级 - 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二是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组织开展 16 个集群 " 强链补链延链 " 专题调研,逐群了解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逐群逐链研究制定强链补链延链政策措施。实施 " 筑峰强链 " 企业培育支持计划,建立 5000 家左右重点企业库,强化政策、人才、资金等支持力度。三是优化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印发实施 "1650" 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逐群逐链建立 " 六个一 " 工作推进机制。围绕企业技术创新、" 智改数转 "、传统产业焕新、服务体系建设等 4 大方向,优化设立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

争取更多 " 国字号 " 创新平台落户江苏

着力打造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研究制定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意见,争取更多 " 国字号 " 创新平台落户江苏,全面加强创新资源协同整合,着力形成 " 点上有企业技术中心支撑、链上有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面上有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引领 " 的产业创新体系。争取通过 3-5 年努力,实现 16 个集群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全覆盖、30 条优势产业链和省级以上领航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

系统推进创新项目实施。研究制定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施方案,发挥链主企业 " 出题者 " 和 " 头马 " 作用,探索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试验验证的创新协同机制,每年实施不少于 50 项的协同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产品。

系统营造一流创新生态。面向市场需求,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快推动创新成果 " 推用转 "(推广应用转化),定期编制发布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信创产品图谱等,每年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 1000 项以上、首台(套)装备 50 项以上、首批次新材料 10 项以上、首版次软件 50 项以上,突破初期市场应用瓶颈。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和 " 智改数转 " 推进体系

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体系。印发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方案,聚焦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六大传统行业,开展 " 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 " 等五大行动,力争通过 3-5 年努力,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基本出清,重点行业老旧装备全面更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贯彻落实集成电路 " 一政策两清单 ",印发实施加快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省市联动打造一批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应用示范标杆,高标准推进国家车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重点支持氢能、储能、第三代半导体、先进通信等未来产业发展,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每年新增国家绿色工厂 50 家、绿色工业园区 3 个左右,省级绿色工厂 300 家左右。

着力打造 " 智改数转 " 推进体系。深入推进 " 智改数转 " 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制造业 " 智改数转 " 重点工作清单》。提升企业改造意愿。省市县协同对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开展 " 智改数转 " 免费诊断,不断规范诊断流程,强化成果应用。分类分级精准推进。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设备和业务上云、广泛应用小快轻准的软件系统,实施数字化单项应用改造等。强化资源要素集聚。支持园区和平台企业合作建设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 " 智改数转 " 提供综合服务。引导各地对企业 " 智改数转 " 项目投入给予贴息补助,用真金白银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急难愁盼的问题。

做强头部领航企业,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此外,江苏还要打造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坚持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优质本土品牌企业,全面提升江苏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具体来说,做强头部领航企业。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企业品牌卓著、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领航企业,成为制造强省建设的排头兵;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实施《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每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500 家以上,争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不少于 30 家。同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持续抓好 " 苏政 42 条 "、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8 条 " 等稳经济稳工业一揽子措施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减轻企业负担、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工作,巩固和扩大全省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趋势。

打造工业和信息化服务体系。通过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整合资源、增强服务能力、完善评估机制等推动企业公共服务增量扩面、"1650" 产业服务提质增效。构建全省 " 一网四库三级机构 " 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四链融合的 "1650" 产业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优质服务主体。

现代快报 + 记者 冯茜 赵丹丹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高霞)

相关标签

江苏 制造业 新闻发布会 省政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