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蹭酒席随礼 100 元被指太少 ",话题引发热议。
近日,浙江嘉兴大三学生小西(化名)和朋友参加了一场陌生人的婚礼。近一个月前,小西突然萌生了 " 去吃席 " 的想法,和朋友聊过后,两人在交易平台上挂了一个链接,询问有没有可以蹭的酒席,表示 " 可以随份子钱参加,不吵不闹、安静吃饭,帮撑场面,吃完就走 "。9 月 13 日,一位新娘私信告诉她,3 天后自己即将举办婚礼,原定的一些朋友没办法到场,想补充点人气,询问她和朋友是否能以 " 新认识的朋友 " 的身份到场。双方一拍即合,婚礼现场氛围很好,非常顺利。只是," 份子钱 " 在某些网友眼里成了 " 问题 ",认为她们随的钱太少。
" 蹭酒席 " 的小西说,她和朋友都不太了解本地礼金习俗,但又不希望 " 吃白食 ",因此向新娘询问过相关问题。" 被蹭酒席 " 的新娘说,不需要给礼金," 我也不收礼金什么的,就是那桌订了,放着也空。" 即便如此,婚礼当天,小西和朋友还是各自包了 100 元红包。当事双方的聊天记录,友好、温馨,充满着祝福和感谢,双向奔赴。
" 蹭酒席 " 的很开心," 被蹭酒席 " 的也很开心,偏偏某些网友不开心,非要出来干涉 " 随份子自由 ",操这个闲心干啥呢?
不同地方,风俗不同,且事关所谓脸面、人情、关系," 份子钱 " 很难有个定数。给不给、给多少,都是当事双方的事,没有标准答案,更不能被其他因素裹挟。有意思的是,人人都烦 " 红色炸弹 ",又次次甘愿被 " 炸伤 ",这种怪圈,戳中了多少人心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某些网友 " 吸烟刻肺 ",不必瞎操心。
往长远看," 吃席 " 就是一份心意,只有自己先接受这个观点," 整顿份子钱 " 才有意义。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覃甚颜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