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冯瑶 记者 梅书华)9 月 18 日 15 点 51 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提着还带有志愿者体温的干细胞运输包,抵达了江苏省中医院南院住院部。17 点整,血液科层流病房内,护士把造血干细胞输入患者小张的血管,那一刻,他的眼泪夺眶而出。2022 年,小张被确诊为白血病,幸运的是,他终于等来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9 岁的小张,家住淮安农村,父母年迈,上有两个姐姐。小张有两个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平时身体并无大碍,2022 年 12 月,他突然出现乏力不适,间断发热,后经过治疗体温正常,但乏力较前无明显改善,虽经当地医院诊治,症状改善不明显。最终他来到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诊疗,经过完善血常规、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最终确诊为 " 急性髓系白血病 "。突如其来的病魔瞬间击垮了小张,一家人的顶梁柱倒了,家人几乎崩溃。
住院后,主任医师孙雪梅带领团队为该小张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治疗。经过规范性化疗,白血病缓解但是残留白血病比例高,疾病控制不理想,随时有复发风险。" 患者病情很重,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孙雪梅团队针对小张的病情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确定骨髓缓解后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中最合适的同胞姐姐是半相合。经过严格筛选,小张的两位胞姐均与他配型不合。" 绝不放弃,必须和肿瘤细胞赛跑,抓住时机进行移植治疗。" 孙雪梅带领团队为小张进行巩固性化疗,并第一时间与中华骨髓库联系,寻求合适供者,同时展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准备。
在中华骨髓库获得配型成功供者后,在前期充分的准备下,一场爱心接力如期开始。9 月 18 日上午 9 点,供者在安徽合肥进行干细胞采集,随后由同是安徽蚌埠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为志愿者运送来南京;江苏省中医院的志愿者,也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去高铁站接回。15:51,带着供者体温的干细胞在两地志愿者的护送下送达江苏省中医院。此时,医护人员已经做好各项准备,随时迎接这救命的造血干细胞。17:00,造血干细胞顺利输入小张体内。
孙雪梅介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治性的治疗手段,但是预处理阶段并发症多且严重,且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极高,一直是移植领域中难度极高的治疗手段之一。且小张进入移植仓前已接受过多次化疗,脏器功能有一定损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对脏器功能造成进一步损伤。针对小张的情况,血液科在科主任朱学军带领下,举全科之力,孙雪梅团队为小张制定了详细的移植方案,通过医护的通力协作,全力保障,力求为小张带来生的希望。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