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 天下文枢 " 到 " 文学之都 ",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见证了南京文脉昌盛绵延。9 月 20 日,《文脉:千年共传承—— " 世界文学之都 " 南京文化图片展》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 " 文脉绵延 "" 文华当代 "" 文气盈城 " 和 " 文昌四海 " 四个部分,呈现了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当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来到现场,与南师学子细数六朝古都南京的国、城、人、事。
" 世界文学之都 " 南京文化图片展在南师大开幕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 文学馆 "、第一篇文学理论文章、第一部诗论专著、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等都是在南京诞生的。
这里历朝历代名家荟萃,名著频出。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有 100 余首与南京相关。据统计,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超过 1 万部文学作品产生于南京或与南京有关,数量高居中国榜首。
南京是一座 " 文学之城 "" 创作之城 "" 传播之城 "" 阅读之城 "。2019 年 10 月 31 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 文学之都 ",自此,南京拥有了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并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劲的青春活力为世界文学发展添砖加瓦。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喆表示,本次图片展在南京高校中为首创,希望广大师生们通过观看展览,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讲好南京故事、中国故事,擦亮南京这张 " 世界文学之都 " 名片,夯实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据介绍,这也是该校以 " 世界文都 · 悦读南京 " 为主题的第十三届读书节活动的子活动之一。该校图书馆馆长姜晓云介绍,本次展览也为新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南京的窗口,让小萌新对南京多一份了解,多一份热爱,也多一份期待。
" 我们希望与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更多的关于文学之都的主题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使者,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年的青春力量。" 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秘书长闻一武表示。
南大教授胡阿祥解读南京的城市密码
当天,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作客敬文讲坛,通过梦回六朝、梦断金陵、寻梦千年、圆梦盛世四个篇章,与南师学子畅聊六朝古都南京的国、城、人、事,串联六朝文化的过往与现实。
开场,胡阿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字 "13",解读南京的城市密码。
" 明朝时期南京的都城,分为内 13,外 18。除了南京、北京、南直隶、北直隶之外,共有 13 个省。" 南京有 13 座城门。胡阿祥介绍,当年刘伯温是南京的规划设计师。" 南京很奇怪,说不出是什么形状,但如果从狮子山那边画一条线到通济门,正好把南京城一分为二。这条线的西边 6 座城门,正好对应着天上的南斗六星。东边 7 座城门,对应天上的北斗七星 ……"
胡阿祥的精彩分享令南师学子收获许多,也让大家对南京的古今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大家纷纷表示,他们计划深入打卡南京的地标建筑,阅读与南京相关的书籍,感受千年文都的魅力。
通讯员 刘婧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