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就在 " 九一八 " 这个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都非常沉痛的日子,西安交通大学却被突然爆出跟 " 媚外 " 扯上了关系。
9 月 18 日,网上传出一段视频,西安交大兴庆校区一位学生在往垃圾桶里扔垃圾时,遭到旁边一名保安 " 义正辞严 " 的怒斥:" 你怎么好意思在这扔垃圾?那边不是有个垃圾桶吗?这些垃圾桶是给国际学院的学生倒垃圾的,还大学生呢!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 信息量极大,侮辱性极强。
▲视频截图,保安在训斥扔垃圾的学生
没错,交大的学生在交大的垃圾桶扔垃圾,结果就被怼了。而被怼的原因,是因为 " 国际学院的垃圾桶只能国际学院的学生用 "。
网上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国际学院 " 是西安交通大学下设的负责全校留学生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实体 " ——因此我们可以把保安的这一席话理解为:只有留学生才有资格用这里的垃圾桶。
好家伙,合着所谓的 " 垃圾分类 ",难道是按 " 中国垃圾 " 和 " 外国垃圾 " 的标准分的?
吓得我赶紧又回头把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捋了一遍,确定这事是发生在 2023 年的西安交大,而不是 1923 年的上海租界。
1
垃圾桶能不能扔垃圾?这显然是个伪命题,你要是能问出来这个问题,估计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会骂你,剩下一个则会默默拨打精神病医院的电话。
但是在交大,垃圾桶真的可以被定义为 " 不能扔垃圾 ",或者说 " 非特定群体不能扔垃圾 "。当视频中的那位学生试图解释,说自己要扔的是一个很大的蛋糕盒子,一路上的垃圾桶都太小,只有国际学院留学生宿舍门口这个垃圾桶能扔得下。还被保安当场回呛:" 校长办公室也有垃圾桶,你为啥不扔到校长室去?" 那副神情像极了鲁迅笔下怒斥阿 Q" 你也配姓赵 " 的赵老太爷。
视频一经曝光,这位交大保安立刻白日飞升成为新一代网红,广大网友们群情激愤。谁也没料到: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中国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人见人欺的中国了,而是任谁都不敢小觑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居然还有人像膝盖长在地里一样跪着起不来。
在中国的地盘上、中国的学校里,中国人的地位反而比不上外国人,成了低人一等的存在。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给予国际友人们必要的尊重和照顾是很正常的礼节,但如果 " 结与国之欢心 " 的代价是强行委屈自己乃至牺牲掉自己合法正当的权益,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脊梁被越压越弯,而 " 洋大人 " 们的鼻孔也会越来越朝天。
特权一旦突破了上限,别说留学生了,连 " 留学生宿舍的保安 " 说话的调子都越来越高了,甚至敢拿着鸡毛当令箭。
2
再考虑到这起事件的发生地,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野鸡院校,而是西安交大这样光环无数的国家级名校,其影响就更不可忽视。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呐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脊梁,而高校所承担的,则是培养 " 脊梁 " 成材的重任。
▲西安交大校园
因此,事件冲上热搜后,就有很多人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里喊话交大,要求必须严肃处理此事——当然,你可以说 " 保安个人言行不能代表学校立场 ",也可以玩 " 临时工不算学校正式员工 " 的那一套 " 危机公关 " 的 " 基操 "。但无论如何,保安也好,临时工也罢,首先都有 " 中国人 " 的身份,最起码的三观是不能歪的。
更何况,我并不认为这个保安的言论背后没有学校的制度背书,他也只是在按规定办事。但规定终究是死的,如果规定和国情发生了抵触,究竟孰轻孰重,无论是谁心里都应该有杆秤。
垃圾桶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用于扔垃圾的公共设施,垃圾本身是没有阶级之分的,但是到了交大,它却被强行分出了三六九等的阶级,这不管怎么想,都是一件很魔幻的事情。
尤其是一字一句强调 " 这个垃圾桶是专门给国际学院的学生用的 " 的人,还是一个中国人。这就让整起事件的性质更加恶劣:外国人还没看不起我们,我们自己反而先看不起自己了。
3
这起事件的反响如此强烈,除了刚好撞上了 " 九一八 " 这个敏感点之外,更在于 " 高校对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区别对待 " 的类似事例,我们之前已经见过了太多,以致于对不少人都造成了 PTSD。
▲网传 " 济南大学每月给留学生发放 30000 元的生活补助 "
2023 年 7 月,网上突然流传一份 " 济南大学校外人员劳务发放表 ",这份表格显示:济南大学每月给留学生发放 29000 元和 30000 元不等的 " 生活补助 ",因此引发网友的广泛质疑。有人因此调侃:我说 " 黑叔叔 " 和 " 白叔叔 " 们为什么心甘情愿放弃西方资本主义大本营的优越生活,不远万里跑来中国留学,因为给发钱啊!
虽然济南大学校方很快作出回应:这张照片并未拍全,后面标注了每月的发放金额其实是 1000 元,30000 元是一次性发放了 30 个月的总金额,学校已经对此造谣行为报警。
但 30000 元也好,1000 元也罢,济南大学此举无疑是实锤了对留学生是有特殊的优待的。所以网友们免不了继续追问:为什么外国学生在济南大学每个月都能拿到 1000 元,中国学生就没有?要知道,这笔钱的名目是所谓 " 生活补助 ",和奖学金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凭本事去拿,而前者却是凭国籍就能拿。
更不用说中国也有很多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困难的寒门学子,他们才是最需要补助的那群人。然而却只能靠起早贪黑、拼命苦读、争取奖学金来保证自己能顺利完成学业,而留学生们只是靠着外国国籍,刷个脸就能拿到他们可能要勤工俭学几个月才能挣到的钱,这公平吗?
中国对于外国留学生的补助到底有多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一组数据:2018 年," 来华留学教育预算 " 为 332000 万元,也就是 33.2 个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的 " 高层次人才方案专项经费项目预算 " 才刚过 3.3 亿。也就是说,用于培养 " 外国留学生 " 的预算,竟然是高层次人才方案专项经费项目预算的 10 倍以上。另外还有 " 出国留学教育预算 ",数额为约 38.2 亿。也就是说,咱们送自己的人才去海外深造的预算,也不过是 " 请 " 外国人来中国接受教育的 1 倍多一点而已。
▲ 2018 年的部分预算情况
33 亿是个啥概念?2022 年,西安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 23847 元,相当于人均月薪差不多两千块,两个数字相除,得到 1650000。这就相当于将近十四万西安人不吃不喝干上一整年,才能给教育部把这笔预算 " 贡献 " 出来,而且这钱还不是归你用的,都被拿去给老外培养人才了。
虽然由于疫情等各方面影响,如今国家投资在 " 来华留学教育 " 上的预算已经没有这么多了,但这个恐怖的数字,还是完全反映出了某些制度让广大中国人民心里有多郁闷:十几万中国人拼命干活,为的只是 " 供养 " 一群外国人。
4
至于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 请 " 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具体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我猜应该跟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中,有一项 " 国际化程度 " 脱不了干系。而反映这个 " 国际化程度 " 的最直观的标准,就是看你们学校有多少外国人。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指标
当然理论上说外国人也未必非得是留学生,但高水平的外籍专家教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请来的,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在 " 外籍学生 " 身上多下点功夫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肯下血本,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也要吸引留学生,那学校的排名就有希望在短时间之内飙升。普通民众的头脑和理念大都是很朴素的,他们评价一座学校好坏的最高标准(在很多人那里甚至是惟一标准)就是看排名,所以排名代表的就是这个学校在老百姓中的口碑,排名高了在教育部面前就更有底气,而底气则可以套现成肉眼可见的利益,比如更丰厚的科研经费之类。
目前的最新消息是:西安交大国际学院院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涉事该保安为物业公司聘用的 " 第三方人员 ",校方已要求物业公司对其进行辞退处理。
这个处理方法倒也不能说不对,但很明显,终究还是那位保安当了 " 背锅侠 ",一个人扛下了所有。国际学院的 " 专用垃圾桶 ",难道真的就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