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9-24
数字之火,生生不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 44 人到 1 亿火炬手,

数字之火光耀亚洲

9 月 23 日,热情随着圣火点燃,世界进入亚运时间。

中国举办体育赛会,每每都能给世人带来惊喜,这次杭州再次玩出新花样。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第一次取消燃放实体烟花,转而通过数字科技,利用三维动画、AR 技术等,展示绚烂的数字烟花场景。

连最引人注目的开幕式点火仪式,都是由代表上亿名亚运数字火炬手的数字人,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火炬手汪顺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主火炬塔。这也是亚运历史上的首次数字点火,也是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会的首创。

圣火的发轫,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 776 年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的传递,由此成为运动会上最具仪式感、象征意义的环节。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圣火的传递与点燃,仅在于很小的范围。就亚运会而言,1951 年新德里首届亚运会上,只有 44 名接力跑者依次传递火炬。

但杭州亚运会的火炬手人数,超过了 1 亿!

这也意味着有 1 亿人,有机会分享这份神圣的荣耀。

2022 年 11 月,杭州亚组委面向全球推出 " 亚运数字火炬手 ",并向全球发出争当 " 亚运数字火炬手 " 的邀请。

随后共有来自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上支付宝搜索 " 亚运 ",通过 " 智能亚运一站通 " 成为亚运数字火炬手,参与线上火炬传递。上亿名数字火炬手中,年龄最大的 98 岁,最小的 12 岁。

在 " 智能亚运一站通 " 富有江南意韵的 " 水墨空间 " 里,每个人都能把手里的数字火炬传给另一个人。两个普通人,因为一个数字火炬手的共同身份,在数字世界里产生了连接,亚运精神也因此传递到更远的世界。

从首届亚运会 44 名火炬手,到本届 2000 多名火炬手线下接力,还有超过 1 亿人成为线上 " 数字火炬手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致敬和平、友谊、梦想,参与到亚运会这项盛大的体育活动中来。

火炬变了、火炬手变了,火炬传递形式变了,点火仪式也变了,但始终不变的是人们心中的那团 " 信念之火 "、那束 " 亚运之光 "。

从 " 最多跑一次 "

到 " 智能亚运一站通 ",

数字创新一脉相承

在亚运会的举办历史上,杭州亚运会将创下 " 三个最 ":一是规模最大,二是项目最多,三是覆盖面最广。" 三个最 " 的背后,一方面代表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参赛人数的增长和办赛复杂程度的升级。

对数字之城杭州来说,解决方案同样是数字化——以数字化护航 " 智能亚运 "。

杭州为此创新了很多第一次:数字烟花、数字火炬手、数字点火 ……

还有亚运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 " 智能亚运一站通 "。杭州亚运之所以成为史上首个 " 智能亚运 "," 智能亚运一站通 " 发挥了关键作用。

往届亚运会,受制于移动支付体验欠佳、缺乏超级平台型 App、网络基建和跨硬件多语言兼容性不足等限制,造成了赛前 " 预热推广难、民众参与感不强、排队买票拥堵频频发生 "、赛中 " 外国人享受当地服务不便、接驳混乱、引导缺失、买单时间长,观赛体验不好 " 等缺点。

现在打开手机,在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上输入要前往的杭州亚运会主办及协办城市目的地,系统便会推荐个性化的出行线路,整合了景点景区、文博场馆、公交地铁以及酒店预订等各种功能的 " 亚运 PASS",可以实现 " 一码通行 "。持票观众还可以在观赛当日刷 " 亚运 PASS" 享受公共交通免费出行。

" 智能亚运一站通 " 基于支付宝的平台生态开放能力,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一部手机就可享受便捷服务。

智能亚运一站通,是数字技术赋能亚运会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该平台围绕 " 食、住、行、游、购、娱 "6 个方面需求,整合各类城市服务,为国内外观众提供 " 一站式 " 服务的底层逻辑,中国人尤其是浙江人,其实非常熟悉。

2003 年,浙江省委作出建设 " 数字浙江 " 的重大部署,并写入 " 八八战略 "。

2016 年," 最多跑一次 " 改革在浙江被首此提出。" 最多跑一次 " 改革是浙江对照 " 八八战略 " 中 "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 " 的要求,创造性提出的一项关乎全局的改革举措。

" 最多跑一次 " 改革促使政府部门以整体视角对政务服务中的整个流程和领域的重构。

如今放眼全国,重视数字政府建设的省份有很多,却没有一个省份如浙江,把数字化改革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

除了政府重视,企业助力是浙江的另一大优势。

作为一家本土科技企业,蚂蚁集团积极参与到 " 数字浙江 " 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与浙江当地机构、合作伙伴、商家一同携手,不断助力零售、餐饮、政务、医疗、出行、文旅等行业数字化转型。

例如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 " 浙里办 " 在支付宝开通小程序通道以来,为市民和企业提供超过 1700 项服务,在涉企事项上达到 " 一事、一窗、一次 " 效果,提高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目前已有超过 1000 万人使用 " 浙里办 " 移动政务平台,享受到数字政务带来的便利。

浙江长期对数字化建设的巨大投入和对改革重塑不畏阵痛的精益求精。智能亚运之于浙江、杭州,是水到渠成,也是理所当然。可以说,智能亚运正是 " 数字浙江 "20 年建设成果的一次展示。

" 你扫我 " 还是 " 我扫你 ",

数字生活生生不息

一部手机,一个 APP,甚至一个小程序就能搞定 " 衣食住行用游购 "。

如果置于十五年前,甚至置于十年前,这样的生活图景恐怕是天方夜谭。

但现如今,数字生活已然成为中国超过 10 亿人的日常。

在本届亚运会官方形象宣传片《弄潮》中,唯一出现的一句台词就是——支付宝到账。

支付宝到账,这简单的 5 个字,是科技进步的象征,更是一种信任、安心和期待。

亚运会官方宣传片选择这句台词,说明了支付宝与数字生活的耦合,早已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的名片。

今天全球每两笔移动支付交易,就有一笔是发生在中国。作为 " 移动支付之省 " 和 " 数字生活新服务水平 " 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数字科技早已刻入浙江发展的 " 基因 "。

走在时代浪潮前沿的浙江人,早早开始了对移动支付的探索。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对外贸易需求旺盛,催生了巨大的交易支付需求,也给支付宝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

得益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有效的监管引导,2004 年诞生于浙江杭州的支付宝,成为了快捷支付、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等创新支付形式的首创者,是蚂蚁集团旗下的核心产品。

2015 年开始,支付宝的技术走出国门,在印度、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建本地电子钱包,中国的 " 移动支付 " 成为国际语言。

2020 年 9 月,已经正式更名的蚂蚁集团发布了 "Alipay+" 全球跨境支付和技术解决方案。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支持包括电子钱包和手机银行等在内的几十种数字支付方式,助力全球百万商户与数亿亚洲消费者无缝连接。

支付宝强大的技术能力,在本届亚运会得到了印证。

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支持下,支付宝与中国银行、网联清算公司等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实现通过 " 下载支付宝 APP 后绑定境外银行卡 " 以及 " 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 ",两套服务方案保障境外个人在境内的移动支付服务,助力杭州亚运会成为首个移动支付互联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到来之际,下载支付宝后可以绑定国际银行卡付款,或者借助 Alipay+ 跨境数字支付和营销解决方案合作的 10 个海外电子钱包进行支付。

国际游客可以绑定 Visa、Mastercard、JCB、Diners Club 和 Discover 等主流国际银行卡在全国千万商家畅刷,使用支付宝打车、坐地铁、在商家线下买单,让国际游客的中国之旅变得更加便捷。

这不仅是国际游客的好消息,他们可以像本地人一样便捷、安全地支付。也会给本地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带来更多做全球生意的机会。商家只要有一张支付宝收款码,就能无缝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顾客,不用新增或改造机具,以前怎么用支付宝收款,现在也能一样搞定收款。

在中国,日常衣食住行都因移动支付更便捷。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来华旅游、经商的人士会越来越多,让外国人在中国用上方便的移动支付,无疑可以强化中国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带动消费繁荣和经济增长。

数字浙江,不仅系于区域发展的宏大叙事,同样浸润于百姓生活的日常,呵护着城市里的万家烟火。

对于很多人来说,交易和支付是一个很典型也很重要的生活场景。

而从这个小小的生活切面,也可以看出从政府到企业的努力,以数字化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些努力,同样浸润于本届亚运会的每一个细节和瞬间。

数字之火,生生不息。"@未来 ",智能亚运带来的新奇与便利,其实与老百姓三餐四季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一脉相承。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